在 1963 年 11 月 22 日下午,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乘坐開篷車,參與德州的訪問遊行時,被 2 發子彈分別打中頸部和後腦,到達醫院前已經死亡。甘迺迪的死是突發國際新聞,同時成為美國媒體社會的一個里程碑。
在 1960 年代初,雖然民用電視網絡正以高速普及,但仍非每個家庭都擁有。而直播技術是還是很初步的階段,所需的器材過百公斤,移動及運送與今天沒辦法相比,所以直播突發新聞在當時仍然是個新概念,而引爆點就是甘迺迪遇刺案。在報道的過程中,形成了日後美國全國性突發新聞的範式,媒體網絡學懂了如何處理一個涵蓋全社會的事件。
在 11 月 25 日,甘迺迪在阿靈頓國家公墓下葬當日,電視台全程直播葬禮,81% 擁有電視的家庭都在收看,創下美國最高的收視記錄之一。3 分 2 有收看該直播的美國人感到不安與抑鬱,構成了一整代人的精神創傷。這件全國性的社會事件不是因為它本身是「全國性」,而是因為事件透過電視網絡,從公共領域被帶進客廳的私人空間中,又在集體注視内建立情感經驗的連結。華盛頓新聞博物館的高級管理員 Patty Rhule 認為,這就是美國成為「電視國家」的一天。
另一方面,各個媒體為了爭奪收視,需要在直播以外加入獨家的內容和剪接,形成屬於自已的論述,並把自己塑造成輿論代表人。於是甘迺迪遇刺案引發了早期美國電視媒體的收視爭奪戰,也影響了電視網絡的社會定位:不是單純傳遞事實消息,而是宣傳自己才是「真相」的代言人。由於分明的立場是留住觀眾的手段,因此,美國的電視台立場變得分明。
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日本,KDD 茨城宇宙通訊實驗室被大量記者包圍,準備報道首次日美電視衛星通信實驗。結果在 1963 年 11 月 23 日早上 5 時 27 分,當實驗人員接收來自美國的訊號時,傳來的只有一張大型電視天線圖片,而非預定的甘迺迪總統的演說直播。直到當日 8 時 58 分的第 2 次通訊,終於接通了每日放送電視台的紐約特派員,傳來了衝擊性的消息:美國總統遇刺。所以甘迺迪刺殺事件以首個衛星直播的新聞,也在日本的媒體史上留下了足跡。
新書推介
「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歷史的靈光一閃
如何迸發香港複雜而多重的可能性?
2020 年 CUP 出版首度在香港出版的繪本畫作「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重現 1960 年代初捷克旅行畫家 Miroslav Šašek 眼中 100% 的絢爛香港。所謂的 100% 不是一個圓滿的盡頭,中間可能藏著各取所需、各執一詞的 100%,香港亦是這樣碰撞而生的。這書想捕捉的,就是歷史靈光一閃碰撞的瞬間,並把各人眼中的 100% 展開:
九龍市區的發展和規劃,原來受惠於葡萄牙人?
在越南史家眼中,香港曾經是越南趙朝一部分?
香港接受過美國經濟援助興建村落?
最後,香港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怎樣的足印?我們眼中的香港是不是 100% 的香港?就讓這本書補上我們沒有遇上的香港。
編著:CUP 媒體
書名: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插畫:麥東記
售價:港幣 148 元
ISBN:978-988-79700-6-4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