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獅子丸:人工智能跟人學來的貪嗔癡

A+A-
Ai-Da 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個超現實的機器人藝術家,在今年的當代表演藝術節,為格拉斯頓伯里的頭條新聞製作抽象畫。 圖片來源:Tom Leese/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人工智能出自人類之手,人的我執我見,不論有意或無心,原來也灌注其中。當人工智能的功能更強,用途更廣,如不重新思考人心,人工智能對於其身為創造者的人類,實在福禍難料。或許,當人類希望創造善良的人工智能,首先要修行自心,成為人工智能的善知識。

心如編程師 能成諸智能

人工智能首先是編程或機器(人工智能結合機械肉體的機械人),是人類製造的工具。因要與人共處,服務人類,人無法不將機器擬人化,注入「人性」。人性中的善與惡便自然投射在機器人的世界,例如人臉識別技術。由於人工智能的辨識能力,是透過大量觀察分析圖片進行深度學習,而人工智能閱讀的圖片資料由人所供給,所以在學習期間,本來只存在於圖片存庫中的性別反膚色差異,也一併「學習」回來。

而另一例子是微軟在 2016 年開發出、在 Twitter 上與網民聊天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 Tay。微軟希望 Tay 透過頻密的互動交流,提升智能,變得更聰明和風趣。Tay 一開始發佈的 Tweet 都無傷大雅,豈料極速便被網友「教壞」,用語變得粗鄙不堪,並發表各類攻擊女性及種族主義的仇恨言論,在推出後不足 24 小時便下架。

這 2 個例子分別指出,人工智能在編程及在學習,因有心或無意的「人為」而學壞;不過更易讓人工智能學壞的是製造人工智能者之目的。智能人面辨識,就在不少先進國家引成憂慮,社會擔心這成為全天候監控,侵害個人自由。此外,現時最積極發展人工智能的多為軍工項目,因人工智能在軍事應用的潛力無盡,包括可快速分析大量情報和資訊的戰術決策系統、協助戰機駕駛員的航電系統、無人地面載具、可自行判斷的無人機等。人工智能間接讓戰爭成本下降,特別是可減少軍事人員的傷亡,但戰爭成本下降意味全球動武的風險便會增高。

價值及文化可在編程過程、資料庫及進行開放的深度學習中,有心及無意地進入人工智能。原本人工智能的「大腦」空空如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由於其是跟由人類創造,並跟人類相處,就難免近墨者黑了,最終也反映了人性三毒。業界及各國政府有見及此,先後制定及更新人工智能的道德指引,試行「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希望將人工智能帶回道德正軌。

我見我執的指引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誰參與訂定道德規範?現時人工智能的道德指引,主要由西方主導,歐盟在本年初推出人工智能的道德規範,根據規範內容,可信賴的人工智能應具備以下條件:

  1. 依法:須尊重所有適用法令及法條。
  2. 合乎正道:須尊重普世道德及價值。
  3. 堅固耐用:技術發展同時仍應考量社會環境。

而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就人工智能發展的道德規範,在 2017 年 12 月 12 日,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發佈了「人工智能設計的倫理準則」(第 2 版),提出合乎倫理地設計、開發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應該遵循以下一般原則:人權 —— 確保它們不侵犯國際公認的人權;福祉 —— 在它們的設計和使用中優先考慮人類福祉的指標;問責 —— 確保它們的設計者和操作者負責任且可問責;透明 —— 確保它們運行方式的透明度。

聽上去似乎周全,但最終發現也有缺失。有評論認為這些倫理準則主要由西方價值主導,著重個人權利及自主。為免不必要爭論,事先聲明,東西方的分野僅為方便討論,因為就算東方文化,也絕非一式一樣,如印度跟日本的文化明顯就存在極大差異了。

由西方主導的指引雖不乏橫跨各種文化的普世價值,但若東方缺席於這場人工智能探索之旅,絕非好事。首先,人工智能的發展及成品必將在全球應用,若偏重某一價值觀,定必引起反彈。此外,東方思維在不少層面也提供不錯的視野,協助人工智能的發展,例如在認知功能開發,佛教便有著嚴謹的理論系統可以參考借鑒並為人類帶來深刻反思,稍後我們會有專文介紹。

此外,縱觀佛教弘法史,可見佛法的「彈性」,展現對各地文化的「高適應性」及「低排他性」,並往往能成為當地價值的核心部分,這反映了其教導能廣受人類接受,其價值系統對於人工智能的編程及設定,實有著殊勝開示。

東西方價值

東西方價值不同,普遍的文化印象可能在於以下範疇:集體 VS. 個人,分類 VS. 責任,競爭 VS. 和諧等。而就著價值觀與人工智能的研究開發,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 Edmond Awad 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其「道德機器」(Moral Machine)實驗中,嘗試了解自駕車發生意外時,人們認為自駕車應該犧牲誰,保護誰。研究列舉了 13 種可能的車禍場景,如「無人駕駛車煞掣系統失靈衝向人群時,其內置人工智能應設定汽車撞向小童或長者?」,並收集來自 233 個國家,超過 2 百萬位參與者的回答。「道德機器」發現人們最不想撞的是幼兒、婦女,尤其是孕婦。

但地域文化也影響選擇,例如西方人遠較東方人傾向「撞老不撞幼」,可能是東方人較著重「敬老」。東方文化認為幼兒並未貢獻社會,而長者則為社會付出了一生和血汗,理應獲得肯定。可見全球文化及價值觀多元,如東方缺席於人工智能的道德建構,的確會有礙相關的完善發展。

新書推介

「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歷史的靈光一閃
如何迸發香港複雜而多重的可能性?

2020 年 CUP 出版首度在香港出版的繪本畫作「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重現 1960 年代初捷克旅行畫家 Miroslav Šašek 眼中 100% 的絢爛香港。所謂的 100% 不是一個圓滿的盡頭,中間可能藏著各取所需、各執一詞的 100%,香港亦是這樣碰撞而生的。這書想捕捉的,就是歷史靈光一閃碰撞的瞬間,並把各人眼中的 100% 展開:

九龍市區的發展和規劃,原來受惠於葡萄牙人?
在越南史家眼中,香港曾經是越南趙朝一部分?
香港接受過美國經濟援助興建村落?

最後,香港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怎樣的足印?我們眼中的香港是不是 100% 的香港?就讓這本書補上我們沒有遇上的香港。

編著:CUP 媒體
書名: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插畫:麥東記
售價:港幣 148 元
ISBN:978-988-79700-6-4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