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家倪匡以 87 歲高齡蒙 C 寵召,連續幾日許多人都在發文談大作家的逸事。筆者沒有見過倪匡真人,沒有甚麼好說,唯有用讀者身份談一下。
每當有作家過身,必定會牽起一陣閱讀的潮流,首推都是幾本代表作,但要數倪匡的代表作「衛斯理」,那是整套有 145 本的巨型小說系列,還未數有關連的原振俠系列等,應該不少人看到數字已經打退堂鼓。
筆者的中小學時期基本上都是在公共圖書館中渡過,中學 3 年級的暑假把衛斯理小說全部順序看完。因為家附近的圖書館欠缺中間某些期數,為了節省預約的費用,我還親身到中央圖書館把系列借全。在所有娛樂都高速化、連看電影都要「懶人包」的世代,看長篇小說已經是小眾興趣,長篇小說系列簡直是反人類。
衛斯理小說系列其實不需要順序閱讀,甚至不需要迫自己全部看完 —— 當然閣下有空閒也不妨全看。無論衛斯理抑或原振俠系列,都是類似傳奇的故事形式。故事之間沒有強烈的連貫性,雖然某些集數有時序關連,但沒有看過前作也不會無法看懂。事實是即使順序閱讀,你也會發現突然出現的設定和角色,卻會硬生生地自圓其說,告訴你其實這一直都存在,只不過之前沒有機會提及云云。例如當年我看到衛斯理女兒出場的故事時,還以為自己錯過了起碼 10 本小說。
這不代表故事沒有邏輯,因為邏輯不在於故事當中,而是在說故事的人腦中。要比喻的話,傳奇式的故事像部落的宗教神話,滿天繁星都是神代英雄與祖先,說書人口中的神話體系都是亂序兼多起源。眾多敘事的碎片集合起來,卻成了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世界。這種說故事的方式多見於電影,尤其集中於固定角色的系列電影,例如占士邦和哥斯拉,每部作品經常沒有直接關係,甚至連設定都變來變去。看過一、兩部的人許多,但除了狂熱愛好者,很少人會把整個電影系列看完。
想入門的人不需要擔心要喫光百多本的小說,可以挑最有名的幾本,例如「老貓」、「頭髮」或者「活俑」之類開始就可以。反正作者已逝,沒有新作就沒有壓力。如果說有壓力,那可能是來自圖書館本身。在焚書坑儒的時代,下架公開反共的作家的著作,似乎並沒有甚麼不可思議。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