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舊雲
英國留學生
近年,有幾套已無法在香港上映的港產片,都搬到東倫敦一間家族營運的獨立電影院 Genesis Cinema 放映。當影院關燈,萬人空巷的街道場面重現在大銀幕上,熟悉的口號再次傳到耳邊,那一刻的感覺尤其不真實。
環顧世界各地,荷里活商業大片始終是主流,但不代表另類電影沒有生存空間,至少起碼在歐美國家,會有定期的放映渠道。我從上年開始到倫敦讀書,其中一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裡放映電影的選擇遠超想像,每天都可以有機會接觸得到獨立電影、紀錄片和藝術片等非主流電影。
在倫敦,幾乎每月都有影展進行。有些是符合國際水平的大型電影節,也有些是主題電影節,會聚焦特定社會議題,關懷個別族群或文化群體。另外,還有一些地區味濃的影節,例如南倫敦電影節、東區電影節、水晶宮國際電影節等。要知道南倫敦人口也只有 200 多萬,其實與九龍相若。
倫敦有連鎖的商業影院,但也有不少獨立電影院和社區放映空間,例如市中心的巴比肯藝術中心,東部的 Genesis Cinema 和 Close-up Film Center,泰晤士河邊的 BFI Southbank 和南區的 Peckhamplex 等。這裡獨立影院的票價通常都比較「親民」,尤其是學生。
來這裡短短數月,我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找到幾個關注不同議題和文化的影迷團體,參加過他們舉辦的放映會和討論活動。我接觸得較多的,包括支持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發展的「奶茶電影」(MilkTea Films)。這些組織大多非常活躍於社交媒體,也作為資訊轉發平台,刊登就業廣告和活動資訊。
每次走進 Genesis Cinema 影院,都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它座落於白教堂區,那裡是開膛手傑克行兇的地方,今天是穆斯林移民居住的地域,很多人把其與罪惡和貧窮掛勾。透過定期放映非主流的本地及外語片,影院把來自各地的電影愛好者帶到本來乏人問津的社區。
這些獨立電影院的存在,是對小眾的尊重、觀眾選擇權的體現,也是一門公民教育課,把人與議題、人與空間連結起來。這些微小的連結,正正交織出倫敦的文化底氣。
近年,香港也出現過很多一流的小眾電影節,如平地學生電影節、獨立電影節、香港同志影展。有很多高質素的影迷組織,例如映畫手民,以及限聚令前曾經活躍各區的社區院線,文化活動處處開花;然後,再到近日看到「鮮浪潮」短片的審批爭議。路或者會更難行,不過還是一個老問題,自己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