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能源經濟危機令環保大國氣候政策大倒退

A+A-
圖片來源:chuyuss/Shutterstock

後疫情時期氣候政策在倒退,各國政府既要應付能源危機,又要兼顧一系列經濟問題,唯有以罕見的力度干預能源政策,一些重視環保的國家似乎也開倒車,重新考慮以煤炭發電,應對無可避免的經濟倒退。

俄烏戰爭令世界陷入經濟、能源危機,為了制裁俄羅斯,歐盟已限制從俄羅斯進口能源,但這當然是一套七傷拳,首當其衝的是歐洲幾個大國,如德國及奧地利因應能源供應受影響,已分別宣佈增加燃煤發電及重啟已關閉的燃煤發電廠。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一向追求綠色經濟的荷蘭也一改作風,取消燃煤發電廠的發電上限,不再限制現時燃煤發電廠發電量上限最多 3 成半的規定,且決定繼續開採位於格羅寧根的天然氣田,而非在 2023 年停產。

翻查資料,荷蘭一直追求綠色經濟,但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副作用」,如根據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公佈 2021 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油價本身已於 2021 年位列全球排第 2 高,僅次於香港;而 10 年前荷蘭也試過被批評,其空氣、土壤和地表水,是全歐洲最髒,沒外界想像中般環保,當時報告還引用耶魯大學的「環保表現指標」評比,荷蘭在歐盟 27 國中,排名 20。

而現在的世界大勢,似乎已容不下綠色經濟「副作用」,追求經濟不倒才是硬道理,有點像 1973 年的石油危機,導致後來的美國總統卡特呼籲煤炭產量每年增加 400%,並概述「確保最大可能地將公用事業和工業設施轉化為煤炭和其他燃料」的政策。不但荷蘭,其他發達國家如美國、澳洲和英國等國家,政治辯論的重點也是保持能源價格盡可能低的必要性。

事實上,歷史經驗表明,在全球放水所造成的通貨緊縮下,往往會給經濟增長帶來重大成本,不論是投資銀行如高盛大摩花旗,抑或是超級富豪如 Elon Musk,已紛紛警告視全球即將出現經濟倒退,也幾近無可避免。

至於 ESG 概念或永續能源,如何能夠在這個動盪的世界中發展下去,似乎不能再只講良心,而是要確切展開重大科技突破,把成本壓得低於煤炭和化石燃料,才能夠重新出發。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