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近 4 個月,當地醫療用品及武器配件嚴重短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各地 3D 打印機擁有者嘗試提供幫助,由專業人士用軟件設計出繃帶、止血帶、固定夾板及 AK-47 配件等,再在多地生產,希望用科技減少烏國士兵傷亡率。
在 3 月初,麻省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機械人工程研究生 Jakub Kaminski 收到烏克蘭外科醫生友人傳來訊息,指當地止血帶供應不足,缺乏這種醫療物資,受傷士兵可能會失血致死。Kaminski 就想到其 3D 打印技能或會有幫助。緊接下來的兩個月,他與招募來的義工合作設計及改良 8 個版本的止血帶,直到製造出夠耐用、方便士兵易於索緊,可用於戰爭的止血帶,並確保打印成品的質素可以維持。
經過壓力及功能測試後,他們將最佳設計上傳網上,現時全球約 120 個 3D 打印機擁有者及公司使用該設計,生產出大約 5,000 條可重用的止血帶並運往烏克蘭,經過縫紉就會送上戰場。不過,Kaminski 擔心一些 3D 打印機打印質素可能欠佳。這種憂慮源於戰爭初期,不少擁有打印機的人想要提供幫助,但設計出來的產品品質不佳,他亦注意到中國製造的現成止血帶容易在戰場上斷裂。
除了產品質素問題,戰事階段不同,所需物資亦有改變。利沃夫公司 3D Tech Addtive 的營運總監 Mykhailo Shulhan 表示,戰爭初期,主要軍力為軍隊時,前線急需醫療用品,公司因應需要生產出可覆蓋大傷口的創傷繃帶,每月大約生產 2,000 卷。接下來數月,愈來愈多義務軍人加入,他們需要更多武器裝備,該公司於是打印出一系列武器配件,包括 AK-47 槍套、子彈彈匣和用於狙擊望遠鏡的防反射鏡片等。
要在戰時生產,更要面對打印材料短缺的問題,因供應商正處於受戰火蹂躪的地區。等到供應商轉移到烏國西部,才再次恢復原材料供應,但這時他們又要面對另一挑戰 —— 該公司 30 台 3D 打印機幾乎都來自中國,偶爾會故障而需要後備零件,但價格昂貴,運送也有困難。Shulhan 無奈道:「有時 3D 打印機壞了,我們兩三星期內都無法使用它。」
在烏克蘭國內竭力生產保命醫療物資及武器配備的同時,外國支援者亦著力生產助士兵康復的器具,像夏威夷的物理治療師 Brett Carey 就設計出 3D 打印夾板。手部骨折在戰爭中極常見,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導致長期問題。Carey 解釋:「人需要雙手來完成這麼多基本衛生和生存任務,如果士兵能以夾板正確固定受傷位置,他們應該能夠在 8 到 12 星期內再次正常使用他們的手。」
Carey 創建出兩種夾板設計並上傳網上,至今已打印超過 1,500 次。如果傷者傷勢嚴重,則可使用 3D 掃瞄應用程式 EM3D,向他發送受傷的影像,由此製作定制夾板,再寄到烏克蘭。受傷士兵得到適切治療及康復後,就能夠再次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