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效推動政策發展,必須運用好胡蘿蔔加大棒(後者更重要),賞罰分明,ESG 亦如是,偏偏現實情況卻是政府和監管機構不爭氣、商界魚目混珠、有心人缺乏資源,不但仍未認真看待這個問題,負責監督和制衡的人士也欠信服力。
正當大家滿以為歐洲的氣候行動一向領先全球,歐洲審計院日前就披露的真相卻令人意外,發佈一份報告披露歐盟委員會於 2014 至 2020 年期間,氣候行動支出金額被誇大至少 720 億歐元,相當於總預算的13% ,形容歐盟有關氣候的開支不可信,誇大一些領域的氣候貢獻。
當中誇大最嚴重的是農業,雖然歐盟曾稱氣候支出有一半用於農業,但卻被高估近 600 億歐元,而在過去 10 年農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未見減少;除此以外,鐵路運輸、電力、生物科技等方面的投資,也同樣被誇大。
對此,歐盟委員會未有否認,只稱據評估 20% 的目標已經實現,並表示其追蹤歐盟氣候支出的方法是可靠的,也應用一些透明的基本假設。但同時,報告又接受審計院的大多數建議,包括使用科學證據評估農業支出對氣候的貢獻的建議,變相承認缺失。
除了政府和監管機構不力,財雄勢大的商界也用銀彈攻策去拖延氣候行動,去年第二季環保界曾經發生過「大奇蹟日」,24 小時內全球最大三家石油公司突然同時遭到狙擊,分別被法庭打輸官司、被搶佔董事局席位、被要求強制披露氣候變化影響及加強減排。
當中石油企業 Shell 就迎來敗仗,被海牙法院裁定提告方獲得勝訴,裁定 Shell 要以 2019 年的總碳排放量作參與,於 2030 年前減排 45%,減碳範圍涵蓋供應商和用戶,辣得很。不過,Shell 沒有屈服,選擇上訴反擊,務求跟對方燒銀紙,令以 NGO 和小市民為首的控方深陷財務泥沼,要有終極判決相信要以年計,預料所涉法律費用也相當高。
相信一個人,不如相信體制。要應付政府和企業不力,似乎需依賴民間社會的團結,全球氣候訴訟的數量近年呈現爆炸式增長,彭博社就引述倫敦經濟學院 Grantham 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的數據,指出氣候法律和政策已超過 2,650 宗,而氣候訴訟案件也接近 2,000 宗。
要應對氣候問題,司法機構愈來愈重要。去年針對私營公司提起的氣候案件十分多,指控包括「誤導性聲稱生產清潔能源」、「對碳密集型項目的投資」、「未能遵守相關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法規」、「未能減少碳排放」、「隱瞞有關其對氣候變化的貢獻的信息」、「企圖要求公司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負責」等等。
資本市場總是遍地「賤骨頭」,不教訓不知痛,不然又怎會出現 Blackrock 前 ESG 主管指控前東家只當 ESG 作宣傳、滙豐因輕視氣候變化的潛在財務危機被發現而找主管祭旗、德國警察突擊搜查德銀調查漂綠嫌疑等等一系列看似荒誕卻每日上映的「花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