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凌晨兩點半,香港發生輕微地震,歷時近兩秒。據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是次地震約黎克特制 4.1 級,震央位於中國東南部近岸,惠州市惠東縣海域附近,離香港之東北偏東約 92 公里,震源深度僅 25 公里,屬淺層地震。不同於日本、台灣和菲律賓,香港並非位處地殼板塊邊緣,距離活躍地震帶有段距離。可是,香港仍偶爾會錄得地震,例如 1918 年南澳大地震。
香港天文台在 1883 年正式成立,初時任務以氣象觀測與觀象授時為主,後來拓展到其他領域,1905 年開始記錄「有感地震」(felt earth tremors),1905 年到 1978 年間共錄得 109 次,強度不等。1976 年中國爆發唐山大地震,香港已有聲音要求加強地震監測能力。在 1979 年,天文台以三副短週期地震儀組成「短週期地震台網」(Short-period Seismograph Network),以更仔細地偵測地震位置及震級。自從地震台網運作後,天文台平均每年錄得兩次地震。
至少自 1905 年以來,香港都甚少因為地震而造成任何直接傷亡,絕大部分地震都程度輕微,是麥加利地震烈度 V 度(5 度)以下,而且震央通常都處於香港境外,例如「台灣、南海北部、廣東河源及陽江、粵閩交界、北部灣以及菲律賓等」。而 1979 年天文台可以精確辨別震源之後,香港境內引發的地震只有 8 次:
- 1982 年(2 次)大嶼山以東海域
- 1983 年(1 次)米埔
- 1995 年(3 次)大嶼山以東海域
- 2014 年(1 次)大欖涌水塘附近
- 2019 年(1 次)長洲附近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肆虐全球,列強又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香港就發生歷來最嚴重的地震事故南澳大地震。
當年 2 月 13 日,正值大年初三,下午 2 時 07 分,在距離香港 300 多公里的南澳島附近,爆發一場 7.3 級的強烈地震,翌日亦有餘震。地震嚴重破壞南澳和汕頭,引致大量人命傷亡,據指汕頭市內本地人居住的房屋幾乎全部被毀。地震發生時,全香港亦感受到震動,建築物都搖晃。據天文台資料,當天油麻地有一位女孩,在人群驚惶地衝出街道時受傷,最終傷重不治;亦有人從碌架床跌下而足部受傷。
除了人命傷亡,香港亦有多座建築物因接連兩日的地震受損,當中以中西區受損最為嚴重,例如史丹頓街 21 號、奧卑利街 17 號、伊利近街 15 及 17 號和荷利活道 25 號,皆出現明顯裂痕,牆壁處於危險狀態。香港會亦出現裂縫,灰泥落下,原本位於羅便臣道的聖若瑟書院亦有嚴重損毀,需要搬遷校舍到堅尼地道現址。多座政府建築同時遭殃,中區警署牆身出現裂痕,連天文台總部上層的房間牆壁同樣出現數道裂痕。
根據根據土力工程處最新研究,香港的地震活動風險可列為「低至中度」。麥加利地震烈度為 V 度或以上的重現週期約 30 至 40 年,而烈度為 VII 度(7 度)或以上的重現週期約 500 至 600 年,即每 50 年就有 10% 機會發生烈度 7 度或以上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