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 Netflix 宣佈會將俄裔少女 Anna Sorokin 化名混入紐約上流社會,假裝為歐洲貴族,不斷詐騙身邊名流,過著極奢華的生活,後來甚至騙取銀行貸款的故事拍成電影,我就充滿期待。
終於,「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在這個月推出,故事奇情吸引,但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反思,許多這樣的網上知名人士,透過網絡刻意給公眾塑造自己的形象,再聯合傳媒報道向大眾推銷形象,並藉此得到各種好處。
安娜雖是個極端例子,但根據蓋文.德.貝克(Gavin de Becker)的「求生之書」(The Gift of Fear)中描述,這類騙徒通常都會給出一些警號,要是我們仔細留意,就能發現箇中破綻。「創造安娜」中的安娜,其實也帶著不少類似的警號可供參考。
透露過多細節
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經常透露一些不必要的細節,就像那些網上理財女或 KOL 經常強調自己賺到多少錢,或「不經意地」拍到錢包裡塞著一大叠鈔票,但講述的內容跟這些鈔票無關,這就明顯是炫富,因為不會有人會不經意地拍到鈔票。如果只是 20 出頭,炫富還能明白,但要是人到中年還做著這種事,就意味他一定有所企圖。可能是內心虛怯,害怕別人以為他過得不好;也可能是要建立財富穩健的觀感,而通常要建立這種觀感的人,不管甚麼原因,旁人都應該小心。
當然,也有在網上動輒透露自己最近在甚麼交易,獲得了數千萬元利潤,有時是自己講,有時是在網上放料給傳媒去報道,這種事情一般都很奇怪,因為真正的有錢人,大部分都不會講,免得被稅局找麻煩;會選擇說出來的人,通常是錢不到位,急趕要跟你分享他的奢華生活,告訴你今天做著甚麼大生意,明天又有甚麼新構思,而這些構思又總與最近的潮流掛勾,興 NFT 時就趕緊出 NFT,元宇宙火時又趕緊在元宇宙中滿肚密圈。
喜歡給予別人大量標籤
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許多類似的騙徒總會嘗試用生活過得很好、有經濟實力來讓一般人放下戒心,彷彿只要對方有錢,不管說甚麼都能相信。於是他們便推出各式各樣的計劃,今天成立個甚麼理事會,明天又籌組甚麼助學金,彷彿所有事情只要在社交媒體點個讚、宣個佈,就成了現實,繼而大家圍爐取暖,互相點讚、轉發和留言,事情就像真實發生過一樣。這些計劃永遠看似美好,一點都不用討論盈利,甚至是完全為了照顧別人,說出來總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創造安娜」就是這樣,她的男朋友蔡斯搞著甚麼夢境紀錄初創公司,融了大筆資金,四處為人提供美夢,在富豪群體間建立起自己就是下一個喬布斯的幻想,讓人投放資源,而事情還沒有完,安娜再推出自己的藝術計劃基金,向同樣的人斂財。
只要在一個煲未爆之前,就不用想如何了結,而是繼續生別的煲出來,不停提供新夢想,融資再融資。別說紐約上流社會,這種騙徒在香港亦有不少。而古怪的是,在「創造安娜」中,不少被安娜騙去信用卡、花上大筆金錢的人,都選擇啞子吃黃蓮,把事情都吞下去,主要原因是感覺安娜認識人多,不想破壞自己在上流圈中的形象,所以只好暗自怪自己太易信人,選擇隱惡私了,讓安娜受惠於這種特定團體中的群眾壓力和怕事心態,並在名流圈中繼續橫行。
這種媒體騙徒是現代版的祈福黨,永遠給予受害人一個美好的應許之地,只要付出少許,就能帶你實現夢想,但夢想最後只有一個人能實現:通常都是他/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