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支配人生:21 世紀的量計時代

A+A-
巴登-符登堡一個關於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展覽上,展出了能源、政治、經濟等圖表。 圖片來源:Marijan Murat/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由我們每日瀏覽的社交媒體,到政府推出的「安心出行」,都會產生和跟蹤大量個人數據,前者的數據可用於商業推銷,後者則聲稱用於「抗疫」工作。前華威大學校長、權威地理學家 Nigel Thrift 就曾提出「量計」(qualculation)概念,形容數據計算已經支配了我們的思維和 21 世紀的社會發展。

Thrift 指出,人類社會不斷湧現有關數字、統計和邏輯的工序,我們的空間和時間結構正圍繞這些意念配置重組,並結合出一套套世俗、具時限、以實證經驗主導的制度。這一個量計世代的形成有其歷史根源,可以從公元前 5 世紀希臘先賢奠定數學理論,講到現代量子電腦運算(quantum computing)崛起。千禧年代後,統計模式出現十分重大的改變,軟件研發速度驚人,人類與電子世界密不可分,令日常生活很多微細環節都可以被數據化。

人類由圖像表達為主的原始社會,過渡到文字時代。古希臘人結合了文字和圖表,發明各種數學算式,為人們帶來了一種精簡、可傳遞、可重複的方式去閱讀世界。後來到中世紀,人口的概念誕生,人類作為集體單位被研究和管理,政府、教廷和封建主需要搜羅更多概括的資訊管理人民,例如稅收和戶籍等。到 18、19 世紀,時間和空間開始統一,例如地址和時區出現,方便資訊和物件流動。同時間,檔案管理和索引體系的建立,亦令數據分析更容易。

現在,人類置身於的量計世代,展現了幾點特質。第一是速度,數據運算可以整全而實時進行。第二是對數字的信仰,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被量化統計、排名分級,即使很多排名時常被批評為不合理。第三,人民的數字能力(numercial facility)十分有限,但儘管不懂計算亦無關重要,我們身邊的環境會恆常地提供各種認知輔助。第四點是關於記憶,我們的回憶會與各種被用作身份識樣(identifiers)的符號交織(例如貨幣、地址、條碼),而且變得愈來愈數字化。

在量計世代,運算的運行邏輯變得截然不同,數據生產變得自動化,又或者有各種程式提供輔助。另外,「跟蹤與追蹤」(track and trace)系統的誕生,使統計工作變得實時而短暫,空間和時間維度時刻在修正。與此同時,人與物件皆展現很強的連通性(connectivity),於是人們也變相在不斷擷取數據。不同於中世紀時代,人們的位置感(sense of locations),即指對故鄉或扎根地的感通,變得淡弱;與此同時,對各種單位(metric)的想像又更加靈活。

在結語,Thrift 形容量計時代的世界是一個相對空間(relative space),意念框架在不斷浮動,形成一套全新的分配制度,超越、重塑空間和時間的同時,也產生新的問題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