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誰想到,一具被安放在東非洞穴內的孩子屍體會在 78,000 多年後再次被人發現,重見天日。
此事源於一個在離肯雅岸邊 15 公里的森林內進行的洞穴考古挖掘企劃。自 2010 年起,考古學家 Nicole Boivin 便帶領此企劃,在 3 年的挖掘後,該考古範圍出現了一個非常淺的地坑,團隊更在當中找到碎骨。雖然如此,由於碎骨的狀態惡劣,完全不適合拾起作任何研究用途,考古學家便決定從旁邊的考古發現著手,並留意到當中一些非洲石器時代中期使用的工具,它們更與碎骨位於同一層。此發現等同告訴了團隊骸骨來自甚麼時期,而透過研究所為該層泥土進行的分析,土壤最後見到陽光的時間為 78,300 年前。
考古學家亦開始分析墓穴內的骸骨,得知骸骨的發現處位於洞穴內有遮蔭的角落。而自大概 8 萬年以前,此洞穴便一直有在地人前往進行拜祭等儀式,直到 500 年前左右才停止。是次發現對於生物考古學家來說,象徵著古老時期一個很有意思的傳統埋葬。
2017 年,考古人員決定將整個有骸骨的坑帶走,送入肯雅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of Kenya)實驗室仔細分析,隨後發現墓坑內有兩顆屬於人類的牙齒。於是,博物館決定將研究轉到位於西班牙的研究中心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Human Evolution,交付到古人類學家(paleoanthropologist)手上。古人類學家團隊隨即為這個保存在箱內的坑做了一次電腦掃描,以非入侵性方式了解坑裡面的情況。在畫面中,他們看見坑內藏著一具屬於智人(Homo sapiens)小孩的部分骸骨!
從掃描影像的姿勢看來,這名小孩被放在右邊,膝蓋彎曲到胸口前。從早前的兩隻牙齒狀況看來,小孩死時約 2.5 到 3 歲。而根據泥土內的化石及化學成分分析得知,小孩在死後不久及尚未腐爛已被埋葬,這也是其骸骨過了數萬年依然頗完整的原因,尤其頭顱底部依然連著相應的三塊頸椎呢!另外,從骸骨的姿勢得知,小孩生前死後都被妥善照顧;而從鎖骨及一對肋骨的旋轉幅度看來,這名小孩的上半身在下葬時有被裹屍布(shroud)包裹好。
西班牙考古學家 João Zilhão 表示,雖然她並沒有參與是次研究工作,但是次發現與在歐亞中石器時代埋葬嬰孩的地點特質非常吻合。她按著以前的研究指出,嬰孩所埋葬的地方一般位於偏遠地區。不過能夠在 7 萬多年後,令我們透過科學重新認識這名孩子,實在難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