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醫學用途,酒如何演化成「放工啤」?

A+A-
1914 至 1917 年,愛爾蘭探險家 Ernest Shackleton 帶領大英帝國穿越南極探險隊伍。 圖片來源:Frank Hurley/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Getty Images

經過一天辛勞的工作,不少人會小酌一杯以放鬆心情。雖然人們對酒精紓緩神經繃緊的功效深信不疑,但近年已發現經常甚至過度飲酒,與抑鬱睡眠質素欠佳有關;亦有研究證明飲酒習慣長遠有機會增加焦慮。近日,英國歷史地理學家 Edward Armston-Sheret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解釋為何飲酒放鬆的想法會在人們心中根深柢固。

在歷史上,酒常被視為具藥用性質,有消毒及麻醉等功效。為此,Armston-Sheret 著手研究 19 至 20 世紀初的探險家如何用酒。在有臨床試驗之前的時代,醫學作者會根據探險家的說法,作為不同食物及飲品對健康影響的證據。因此,他們的著作可以幫助現代人了解酒精在過去的使用情況及對健康的影響。

他發現,很多維多利亞時代的北極探險家,會在一天的雪橇滑行後喝一杯暖和的冧酒,並認為此舉有助入睡及緩解緊張情緒;在東非的英國旅行者亦會在一天行程結束後飲少量酒,他們視酒為有用的藥物,可應對發燒及旅行時的緊張情緒。在 1883 年出版的旅行指南 Hints to Travellers 中,英國陸軍外科醫生 George Dobson 建議,在溫暖的氣候下持續體力勞動的人,「像運動員和旅行者,若沒有偶爾而適量地以酒相助,就無法保持長時間的持續勞動」。

不過,這類觀點愈來愈不被科學家和醫療人員接納。專家嘗試找出更具體的感染原因,並建立疾病理論以取代舊有說法,例如首於 1861 年提出的「菌源說」(Germ Theory),便指出許多疾病皆由微生物引起,而非氣候。此外,更有人擔心在極端氣候條件下飲酒會增加危險。在 1875 至 76 年間,英國北極探險隊就曾因發放冧酒配給而受到批評,有人認為此舉促成了壞血病爆發,據稱團隊酗酒者確實首先出現病徵。

面對如此批評,探險家強調他們僅適量飲酒,並為「醫藥用途」。他們通常只喝某些自認為「具更高藥用價值」的酒,大多是白蘭地、香檳或某種葡萄酒。而它們之所以被視為具藥效,只因價格昂貴。Armston-Sheret 與同事 Kim Walker 最近發表的研究顯示,包括酒類在內的興奮劑,在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仍然是歐洲旅行者在非洲的流行藥物。部分原因是酒相對便宜,易於取得及存放,並且對飲酒者的身心產生明顯影響。他們認為酒可以治理溫暖氣候為他們造成的身體傷害和心理壓抑

Dobson 也在旅行指南中,以「氣候帶來抑鬱影響」為由,支持酒精成為藥物處方。因此,一些旅行者便將之視為有助對抗這些影響的興奮劑。在過去的 150 年裡,醫學對飲酒的理解產生很大變化,亦不再將酒視為藥物,但現代人仍視酒為放鬆心情的恩物,相信與舊時的觀念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