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有骨」似乎令人不好受,但細想之下,其實諷刺揶揄能減輕當面譴責及冒犯的威力,或在讚美恭維時化解對方的尷尬;有研究甚至證明那可以提升人的創造力,助人在情緒低落時發洩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亦發現,要做到挖苦諷刺,話中有話,大腦需要克服無數障礙才能作出正確演繹,這比普通陳述需要動用更多腦力。
諷刺是成長的表現,因為兒童發育中的大腦需要數年時間,方能完全掌握譏諷這回事。在一項經典研究中,受試兒童會收看帶譏諷成分的情境,像是布偶嘗試畫玫瑰,卻畫得非常糟糕,這時他的朋友說:「你是個了不起的畫家。」一般來說,5 歲以下的孩子無法察覺諷刺意味,就算意識到說話有另一層意思,也難以理解細微差別,他們一般會以為諷刺者是在說謊。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心理語言學家 Penny Pexman 指,要意識到幽默中的諷刺,「相關發展特別遲,平均在 9 或 10 歲左右」。隨著年紀增長建立「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兒童就愈能理解他人說話中的複雜意思。其他因素包括詞彙、語法、能否辨識帶諷刺意義的微妙聲音線索,以及理解可能會出現諷刺語境等能力。Pexman 最近發表的研究顯示,家庭環境也會大大影響孩子理解和運用諷刺。如果父母會諷刺,孩子更有可能「有樣學樣」發展出這種能力。
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與哈佛及哥倫比亞大學學術人員合作的研究中,發現表達、接受或回憶諷刺評論,都有助激發創意思維。研究其中一個實驗,為受試者提供一支蠟燭、一包火柴及一盒大頭釘,受試者的任務是找到方法將蠟燭固定在牆上,確保在蠟不滴在地上的情況下燃燒。在處理這個問題之前,部分參與者被要求回憶一次諷刺的互動,而另一部分參與者則回憶一次真誠或中立的交流。結果發現,諷刺的記憶,使參與者的成功率增加一倍多,達到 60% 以上。
作為一種幽默形式,諷刺也可以幫助人們應對挫折或壓力。美國東卡羅萊納大學傳播科學及疾病學副教授 Kathrin Rothermich 的研究亦發現,疫症期間,抑鬱及焦慮的人使用諷刺的情況亦有所增加,她說:「這可以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方式。」
總的來說,使用諷刺的主要動機是希望為自己的說話增添色彩,那可以是溫和的取笑,或者含蓄地批評某人。諷刺用得似是而非,更能為說話者提供空間作合理推諉 (Plausible deniability),降低發生爭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