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伊拉克經歷過極權統治、美英等國對其開戰以推翻薩達姆政權,及後又陷入與伊斯蘭國的領土爭奪戰。長久的戰亂,似乎掩蓋了這個人類最早文明的發源地。戰亂逐漸遠離以後,歐洲考古學家就殷切地回到伊拉克,尋找具有千年歷史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寶藏。
最近,在伊拉克南部拉爾薩(Larsa)一次沙漠挖掘中,研究團隊發現一塊有 4,000 年歷史的楔形文字碑文。參與挖掘的巴黎法蘭西公學院(Collège de France)亞述學者 Dominique Charpin 形容:「當你在原址發現如此的碑文,確是動人。」這些蘇美爾文字(Sumerian)就刻在一塊公元前 19 世紀燒製的磚上。Charpin 輕鬆翻譯碑上內容:「獻給太陽神沙瑪什(Shamash)、他的國王辛.伊地那姆(Sin-Iddinam)、拉爾薩的國王、蘇美爾及阿卡德(Akkad)的國王。」
公元前 2000 年之初,拉爾薩是美索不達米亞首都。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 Regis Vallet 負責帶領法國 – 伊拉克人員的考古工作,他指出:「拉爾薩是伊拉克最大的遺址之一,佔地超過 200 公頃。」這支由 20 人組成的團隊取得「重大發現」,其中包括透過大約 60 塊楔形文字碑,確定統治者的住所,這些碑已轉移到巴格達的國家博物館。Vallet 形容拉爾薩就像「考古遊樂場」,也是探索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天堂」,而且自古以來,阿卡德帝國、巴比倫人、亞歷山大大帝、基督徒、波斯人及伊斯蘭統治者都曾在此地留下歷史痕跡。
然而,現代的伊拉克歷經英美為首的軍事行動及內亂,令外國研究人員望而卻步。Vallet 指,自從伊拉克官方在 2017 年宣佈在與伊斯蘭國組織的摩蘇爾戰役中取得勝利後,當地局勢才基本穩定,再次適合研究團隊到訪。他說:「法國人在 2019 年回來,英國人則早一點;至於意大利人,早在 2011 年就回來了。」更指到 2021 年底,已有 10 個外國研究團在濟加爾省(Dhi Qar Governorate)工作。
另一方面,伊拉克古物及古蹟委員會(Council of Antiquities and Heritage)總監 Laith Majid Hussein 表示,很高興自己國家重新出現在外國專家的探險地圖上,亦寄望可藉此機會培訓員工,彌補長時間的人才斷層。
德國考古研究院(Germa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研究助理 Ibrahim Salman 的團隊配備地磁感測裝置,主要在中部城市 Al-Hira 的遺址工作。德國此前曾在這裡進行過挖掘,但 2003 年因戰亂而陷入停頓。該地曾是基督教城市,在 5 及 6 世紀的前伊斯蘭部落王朝拉赫姆王國(Lakhmids)統治下,進入鼎盛時期。Al-Hira 遠不及其他遺址般古老,但仍代表著伊拉克多樣化歷史的一部分。Salman 提醒:「伊拉克,或者說美索不達米亞,是文明的搖籃,就是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