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一場席捲學界 30 年的跨學科潮流

A+A-
2017 年 7 月,著有暢銷作「人類大歷史」一書的哈拉瑞在北京就人工智能發表演說。 圖片來源: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1991 年,澳洲麥覺理大學歷史學家克里斯欽(David Christian)在知名歷史學期刊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發表題為 The Case for “Big History” 的經典文章,打開了一股以跨學科研究方法,擺脫地域界限的「大歷史」潮流,受到超級富豪比爾蓋茨等多國政經名人所推崇。30 年過去,究竟何為「大歷史」,這套方法又有否忽略了甚麼?

1975 年,克里斯欽開始在麥覺理大學任教,初時他專長是俄羅斯歷史,但到 80 年代後期,大學開展了一些跨學科計劃,鼓勵校內的科學家和人文學家合作,克里斯欽也轉換研究興趣,結合科學手法切入世界歷史,並在 1989 年起教授有關「大歷史」的科目。他把歷史的開端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再整合宇宙學、地質學、進化生物學、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視角,訴說人類作為物種的發展變遷。「大歷史」目的是捕捉各個社會的共同特質,提供一個宏觀世界史拼圖。

克里斯欽學術生涯起步於 70、80 年代,當時學府講求專門化(specialisation)。科學與人文學科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知識觀,這兩套體系又再細分出不同領域。當時歷史學愈來愈散片化,學術研究跟隨地域和時段劃分,而後現代主義浪潮又進一步挑戰宏大敘事。克里斯欽就走上截然不同的方向,不單呼籲歷史學家要走出自身狹窄的專門領域,更挑戰當代史學方法,認為史學考證不應只聚焦特定時代的史料。以他說法,沒有物種進化的角度,根本無以認識舊石器時代的社會。

經過 30 年,「大歷史」不只是一個史學實驗,而是一門逐漸建立出制度的學科,有自己的學術協會和期刊,除澳洲麥覺理大學外,英國紐卡素大學、美國加州多明尼克大學,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都開設了大歷史課程。以色列史學家哈拉瑞的著作「人類大歷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就採用了類似的宏大科學史觀,最終在全球熱賣。克里斯欽在 2011 年 TED Talk 上的 18 分鐘演講,累積點擊數超過 1,200 萬。連比爾蓋茨也資助高中的大歷史教學。

昆士蘭大學歷史學家赫斯基奇(Ian Hesketh提到,世俗化摧毀了很多扎根於宗教信仰的宏大敘事,例如世界的由來。人們感到碎片化,便一直尋找宗教的替代品,「大歷史」可謂一定程度填補了這個空缺。而他也讚揚大歷史運動,突破了史學家長久以來對歷史書寫的想像。他引用芝加哥大學史學家查克拉巴蒂(Dipesh Chakrabarty)有關氣候史的著作:「人類和地質的時間維度,本來分割開來,但現在卻碰撞到一起」。「大歷史」或者可以令人類更好地準備未來挑戰。

不過,赫斯基奇也補充,就如過往猶太教與基督教史觀一樣,「大歷史」把人類複雜的變遷簡化成一些人類控制不了的過程。這套新史觀必然把自然宇宙置於人類之上,聚焦於自然而輕視了政治。這或者可以訴說出一個給所有人類的故事,但故事去政治化、無視社會分野,無助於我們思考「人類世」(Anthropocene)下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