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心感的心理學:一種窺探人性的原始情緒

A+A-

不洗澡帶來的濃烈體味、淤塞渠道的食物渣滓、屍身上蠕動的蛆蟲,總有一種能夠喚起你的噁心感(Disgust)。有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噁心感既是人類進化得來的原始本能,用來篩選不潔的腐爛食物,但也關乎到我們的道德判斷和政治取向,我們還會用「令人作嘔」形容討厭的人,噁心感更可以是剖析人性的關鍵詞。

達爾文在 1872 年著作「人類與動物的情緒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記載,他在南美洲火地群島(Tierra del Fuego)營地以冷藏肉做晚餐時,一位「赤裸野人」路過,用手指觸摸那塊冷藏肉,對柔軟肉質表現出作嘔反應,達爾文則反過來對「野人」觸碰其食物作嘔,但當時達爾文未能夠為這種噁心感提供解釋。

「紐約時報」報道,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任教 52 年的著名心理學家羅津(Paul Rozin),發表過數百篇具影響力的論文,致力解答達爾文也理解不了的噁心感。他發現,在人類 6 大基本情緒憤怒、驚訝、恐懼、享受、悲傷和噁心感之中,只有最後一種情緒最缺乏研究,推使他從 1980 年代起決意開展其研究之旅。

羅津接受「紐約時報」記者 Molly Young 訪問時解釋,其對噁心感的研究興趣始於肉類,他發現人類既喜歡食肉,對肉的禁忌也特別多,背後牽引著連串負面情緒 —— 腐爛牛肉可喚起人類噁心感,腐爛蘋果卻未必。羅津理論認為,人類作為雜食者的食物選擇繁多,噁心感就是人類演化出的本能反應,用來避開病原體 —— 沒有噁心感的人,可能不自覺進食腐爛食物致死;如果我們反應過敏,任何食物都感覺噁心,也可導致攝取營養不足。

一場抗衡噁心感的漫長戰爭

不過,假如噁心感純粹是生物學現象,那麼我們亦難以解釋,為何我們會對人獸交、亂倫、腋窩臭味或蟑螂產生噁心感。可以說,人類文化所建立的衛生和道德秩序,由洗澡、除臭、餐桌禮儀,到性行為規範,同樣與我們的噁心感有糾纏不清的關係,人類文化史可說是一場抗衡噁心感的漫長戰爭。

能喚起我們噁心感的事物,種類相當多樣。羅津曾經在 1994 年與兩位學者提出「噁心感量表」(Disgust Scale),以檢測我們的敏感程度,其中牽涉 32 條問題,概括 7 大範疇:食物、動物、身體副產品、性變態、血腥、惡劣衛生與死亡,全部屬於假設情景題,譬如你是否抗拒進食猴子肉、或發現朋友每星期只換一次內褲的噁心程度。

沒有任何單一理論,可概括解釋所有噁心反應,羅津本人就提供過多種有說服力的解釋。其中一套「動物提示」(Animal Reminder)理論指出,大自然存在無數證據表明,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無異,同樣會進食、排泄、流血、發情和死亡,人類於是建立分辨人禽的衛生與道德秩序,並巧妙操弄噁心感,使我們條件反射下馴服於各種文明規範 —— 不要學似狗隻玩弄自己的糞便、不要學似貓隻與兄弟姐妹交配、不要學似兔子進食親生子女。

後續研究更發現,愈容易喚起噁心感的人,更傾向保守道德價值,在政治光譜上傾向保守派;較不容易喚起噁心感的人,道德觀也相對寬鬆,政治上更傾向自由派。噁心感既用來規管身體,驅使我們發明各種淨化儀式,無論是有實際用途的洗手,還是象徵性的洗禮;噁心感也關乎城市和國家邊界,特別是不明外來者越過邊界所帶來的污染想像。

羅津就曾經考察,幾乎所有語言都有對應「噁心感」的詞彙,同樣可應用在道德及政治範疇,反映這是一種跨文化現象 —— 如德文的 ekel、日文的「嫌悪」(けんお)、孟加拉文的 ghenna、希伯來文的 go-al。以色列人會用 go-al 形容致命意外中支離破碎的屍體,也可用來形容他們所厭惡的政治人物。

即使人類有了科學、傳統、公共衛生、自由公義的概念,噁心感還是伴隨我們左右,說到底,羅津認為噁心感是關係到人類的終極課題。腐肉之所以讓人噁心,除了源於我們避開病原體的本能,還源於人類迴避死亡的條件反射 —— 每塊腐爛的肉都在提醒,我們終究不過是寄居在一副腐朽的臭皮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