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1861 年,英屬香港下的九龍半島(一)

A+A-
1880 年的九龍半島。 圖片來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1860 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滿清政府被迫簽下「北京條約」,同意割讓九龍半島予英國。可是,其實到 1861 年 1 月 19 日,時任英國駐中國特別大使伊利近伯爵(The Earl of Elgin)才出席領土交接儀式,代表英方正式入主九龍。著名史學家許舒(James Hayes)就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重塑 160 年前九龍的面貌。

當年割讓出去的九龍半島,與我們今天理解的九龍有所不同,只泛指界限街以南的範圍。根據 1860 年代英國國會的報告,九龍半島約長 2,366 碼,寬 966 碼,地勢非常崎嶇,有多座小山,土地被溝壑、沼澤和稻米田所分割。報告表示,當時九龍半島上面有 10 條村落,人口大約有 5,105 人。當中大部分居民是客家人,但當去到較為靠近北面邊境、土地相對平坦肥沃,特別在九龍城寨的周邊範圍,就以廣東人為主,他們最早在元朝時期已經南下到九龍。

而客家人則來得較晚,很多是在 19 世紀上半葉才南遷,有些更是香港島被割讓後才過來。他們多年來一直四處遷徙,尋找土地。當英國接掌香港島,發展維多利亞城,需要大量花崗岩,就連帶九龍半島也多了很多工作機會。客家人們擅長採石,在九龍的山頭就地取材,便可快速地運到對岸的香港島。另外,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很多有份參與的客家人舉家逃難到九龍等邊境地區,據說當時何文田村就有一位外號「七腳飛天虎」的前太平天國將軍。

在那時候的九龍半島,最大的村落是望角村(又稱芒角,即今日旺角)和何文田村,而山上也有多條小村落,不過它們都因為城市化而在 20 世紀初消失。當時每條大村落約住有 200 至 300 人,通常是雜姓村。例如在 1897 年的調查,望角村就有多達 7 個姓氏,不過以黃姓為主;何文田村則有 6 個姓氏,大部分自稱客家人,有些則形容自己為「惠州本地人」。不過到後來,客家人、鶴佬人和惠州本地人之間很常通婚,三個族群關係融洽。

許舒形容客家人以勤奮堅毅見稱。由於肥沃良田一早被其他族群佔據,客家人要多花數倍力氣開墾荒地。望角村和何文田村很少人有自己的稻米田,只能穿梭不同山頭種植蔬菜。許舒訪問了其中一個村民後人,她父親有一天因被騙而失去菜田,後來改養家豬和家禽,她則到大石古一帶幫其他農民灌溉,然後拿一些爛菜回家餵豬。當時九龍一眾村落將稻米、蔬菜和木柴賣予港島人,以及油麻地和紅磡等新興市鎮。來自九龍的菜船,曾經是香港海旁的特色風景。

1883 年,傳教士衛三畏(Wells Williams)記載到,港島的日用品大部分都從大陸那邊日益壯大的華人人口中買回來。九龍的村民不單從農業活動中謀生,亦慢慢有人掌握箇中的生意技巧,令社會發展起來,一步一步走向往後繁榮的景象。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是,港英政府在 19 世紀如何管治這一班九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