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的書,會影響我們的世界觀。最近有關俄羅斯及美國父母以及兩國兒童文學書籍的研究就發現,相比美國父母,俄羅斯父母更有可能給孩子讀帶有更多情緒,例如恐懼、憤怒及悲傷的故事,凸顯出社交情緒的文化差異,可能早在孩子上學前就開始出現。
研究合著者兼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Amy Halberstadt 說:「在美國,人們強調正面情緒的價值,例如幸福或自豪。」研究的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喬治城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Yulia Chentsova-Dutton 就指出:「俄羅斯有更多細微差別。俄羅斯文化似乎重視所有情緒,包括負面情緒,而從這些情緒中學習很重要。因為孩提時代讀到及聽到的故事,往往會顯示出我們最重視哪類情感,所以我們想看看,這些故事在兩種文化中有何不同。」
為此,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研究。在首項研究中,他們招募了 322 名有 10 歲以下孩子的父母。這些父母分為 3 組:72 名父母出生並居住在美國;72 位父母出生在俄羅斯,但住在美國;178 位父母出生並住在俄羅斯。研究人員要求父母們形容,給孩子讀的書籍中 10 種情緒描述的程度,當中包括 6 種積極情緒及 4 種消極情緒。
參與研究的肯塔基大學研究生 Anita Adams 說:「就積極情緒的出現頻率而言,各組之間沒有差異,每個人都喜歡有點正面的書。然而,與美國父母相比,俄羅斯父母選擇讓孩子讀帶有更多情緒的書;俄裔美籍父母則介乎兩個群組之間。」當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父母對悲傷價值的看法時,他們發現俄羅斯父母比美國父母更重視悲傷的經歷。Halberstadt 指:「這種價值觀,似乎就是他們願意與孩子就負面情緒進行更多交流的原因。」
第二項研究分別評估,40 本針對美國及俄羅斯學齡前兒童的流行暢銷小說。研究員分析了這 80 本書的文字及插圖,以得出積極及消極情緒的範圍及出現頻率。研究發現,與美國流行兒童讀物相比,俄羅斯流行的兒童讀物表現出更多不同的情緒。俄羅斯書籍中的插圖,比美國書籍更頻繁地描繪幸福、憤怒及恐懼。
Halberstadt 說:「總而言之,這些研究點出俄羅斯父母及美國父母在情感問題上的互動方式。簡而言之,俄羅斯父母更傾向在與幼兒的互動中,把握機會交流具挑戰性的情感,例如憤怒及悲傷。」她更指,未來希望進一步研究,可否提供更多工具,助兒童應對困難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