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衛戰 80 年】加拿大人還有「記住香港」嗎?

A+A-
加拿大皇家來福槍營招兵海報以「記住香港!」為題,承諾新軍團會承繼前人精神。 圖片來源:Canadian War Museum

80 年前的 12 月 8 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後 2 小時入侵香港,駐港英軍背水作戰 18 日,頑抗到最後。香港保衛戰是加拿大投入的首場二戰戰役,慘烈戰果引起哄動,當地曾經以「記住香港」(Remember Hong Kong)口號提振士氣,但隨著戰後報告指控加軍膽小懦弱,香港戰役也慢慢淡出加拿大人集體記憶。近 20 年歷史學家就為此翻案,指證偏頗負面評價牽涉殘酷的政治角力。

1941 年年底,加拿大應英國邀請增援香港,分別派出加拿大皇家來福槍營(Royal Rifles of Canada)合共 1,004 人、溫尼伯榴彈兵營(Winnipeg Grenadiers)合共 911 人、與旅級司令部 92 人,在香港統稱「C 部隊」(C Force)。當時加拿大軍方與英美領袖一樣,知道亞太有戰爭危機,卻以為尚有時間備戰,甚至可威懾日本不敢開戰,不料援兵 11 月 17 日抵達,日軍即在半個月後的 12 月 8 日出兵。

日軍空襲啟德機場,擁有兵力及火力優勢的陸軍第 38 師從深圳南下,數日後突破盤踞九龍山脊的醉酒灣防線,在 13 日佔領九龍半島,首度向駐港英軍勸降。英軍拒降後,日軍持續隔岸炮戰,18 日對港島發動登島戰,原先預計 24 小時內可攻佔全島,卻遇到守軍負隅頑抗多時,損失超乎預期。英軍最終在孤立無援下,25 日聖誕日才宣告投降。

在 18 日戰事中,兩營加軍均活躍於港島戰事,來福槍營在赤柱和紅山半島反攻,損失慘重仍繼續戰鬥,令日軍傷亡頗重;溫尼伯營與日軍在黃泥涌峽激戰,最有名是軍士長奧士本(John Robert Osborn)在渣甸山與日軍戰鬥,為保護同僚而縱身覆蓋手榴彈,活活炸死,最終獲追頒維多利亞十字勛章。駐港英軍總計 1,679 人陣亡,其中兩營加軍逾 290 人戰死,其餘全數淪為戰俘。

從失敗中讀出正面訊息

香港歷史學家鄺智文在 2017 年接受「時代周刊」訪問時形容,香港保衛戰對加拿大人的意義,類似 1915 年 4 月 25 日「澳紐軍團日」(ANZAC Day)之於澳洲人和紐西蘭人 —— 澳紐軍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加里波利之戰(Battle of Gallipoli)充當英法聯軍前鋒,因戰略失誤而死傷枕藉,卻間接催生澳洲與紐西蘭身份認同,至今還是澳紐兩國公眾假期和重要紀念日。

作為加拿大人的渥太華大學歷史學博士聖克羅伊(Bradley St Croix)卻在論文反駁,他認為鄺智文的動機良好,可惜說法與現實不符。有別於澳紐軍團日,如今加拿大人不是徹底無視香港之戰,就是視之為無妄之災,或者英國欺瞞軍情所致的慘劇,變相完全否定其意義,更遑論全國規模的悼念活動。

聖克羅伊提醒,香港保衛戰受冷待不是必然,即使是徹底失敗的軍事行動,也可建構為國家神話一部分。澳紐軍團日是一例,與香港戰役同日的珍珠港事件,絕對是美國軍事災難,但至今仍然是有力的政治符號;英軍從鄧寇克大撤退,是由對德作戰失敗而起,英國卻宣傳撤退時軍民同心的精神,使鄧寇克帶出正面政治訊息。

日軍入侵前,加拿大部隊在港島受訓情況。 圖片來源:IWM KF 189

作為加拿大參與的首場二戰戰役,香港保衛戰也一度是加拿大宣傳題材,但規模相當有限。香港戰役結束不久的 1942 年初,加拿大國防部宣告重建來福槍營和溫尼伯營,其中來福槍營海報正以「記住香港!」為題,承諾新軍團將會承繼前人精神。「魁北克紀事電訊報」(Quebec Chronicle-Telegraph)報道,當時市民對招兵反應相當踴躍。

魁北克文學與歷史學會(LHSQ)整理資料亦指出,在來福槍營駐紮的魁北克城,市長 Lucien Borne 亦有用「記住香港」口號,把 1942 年 2 月 2 日至 9 日定為「加拿大皇家來福槍營周」,讚揚兵團表現英勇、鼓勵市民入伍。有團體同期自發行動,用「記住香港」呼籲購買戰爭債券,還曾經建了一座冰雕,象徵在香港作戰的加拿大士兵。

讓加拿大人重新「記住香港」

可惜歷史證明,加拿大人最終沒有「記住香港」,香港戰役很快淡出戰後集體記憶,背後的政治爭端可能是成因。致力為加軍平反的渥太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Galen Roger Perras 在軍事期刊 Canadian Military Journal 指出,時任加拿大總理 W.L. Mackenzie King 率先在 1942 年成立皇家委員會調查香港戰役,報告雖然肯定加軍作戰實力,但重點卻放在推卸派兵香港的責任,強調政府有義務回應英國要求。

戰前,加拿大陸軍准將羅遜(左)與莫德庇司令(右)討論香港防務問題,其中羅遜在抵抗日軍時陣亡。 圖片來源:Australian War Memorial/Wikimedia Commons

為香港戰役定調的主要報告,由前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Christopher Maltby)撰寫,內容把大部分戰敗責任推卸加軍身上,稱其未受足夠訓練,射擊和移動時力有不逮,反擊過程蒙受重大傷亡。據稱原版報告甚至指控加兵膽小懦弱、缺乏戰鬥意願,在加拿大軍方質疑內容偏頗後才被刪掉,但仍幾近全盤否定加軍貢獻,無疑重挫香港戰役中的加軍形象。

加拿大陸軍官方歷史學家 C.P. Stacey 在 1983 年回憶錄便埋怨,加軍指揮官和多名權威人物陣亡,令軍中缺少平衡報告觀點的人物,使莫德庇「搬弄事實」,「把過多責任推卸在 C 部隊身上」。他又曾經向英國歷史學家透露,生還加兵普遍認定,莫德庇與華里士准將(Cedric Wallis)想要「為戰敗尋找代罪羔羊」。

奈何莫德庇報告主導公眾對香港戰役的認知,不少歷史著作亦採納莫德庇觀點,把加軍貶低為膽小懦弱,最膾炙人口是 1992 年加拿大電視紀錄片 The Valor and the Horror。直到 2000 年代開始,為加軍翻案的歷史論文和著作才陸續面世,重新肯定加軍負隅頑抗的事蹟,重新翻閱文獻證明加拿大士兵作戰表現,不遜於並肩作戰的英國士兵和印度士兵。

加拿大歷史學家 David Franco Marci 論文便指出,依據來福槍營中士 George MacDonell 的記錄,即使是臨近戰敗,加兵依然沒半點牢騷、沒有任何逃兵、沒有人輕言投降。加拿大部隊在如此寡不敵眾、欠缺裝備的環境下,仍然堅決作戰到最後,「值得有更多肯定,而不是經常遭到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