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掀起大政府和計劃經濟的潮流,中共第 19 屆六中全會的決議,被指為開倒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據說將會成為歷史。
如果是這樣,中共的習近平在不知不覺間,似乎也是「順應國際潮流」。
兩年的全球化瘟疫,早令自由市場經濟的角色和理論基礎大為削弱。
原因很簡單:當西方各國每天確診宗數以萬計,需要公共醫療的床位、藥物、口罩,唯有政府方可以調配這些物資。英國和歐洲的醫療系統屬公立,美國的 Obamacare 也引入了醫療的某種社會主義。
全球化病毒為西方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提供借屍還魂的土壤。正如 1929 年華爾街大崩市,幾年後羅斯福出任總統,必需以類似姿態出現,由政府來分發資源、推動基建,代價是加稅,整個美國經濟戰略向左轉。
羅斯福百年來已經轉向一次,拜登只是第二次。2 萬億基建必需由政府撥備、分配,並由地方政府運作。
但美國自立國以來,全民擁有槍械,私有財產不受侵犯,自食其力奮鬥工作是美國夢的基礎,一切不需要政府來說三道四的插手。歷來美國在結構上篤信「政府愈小愈好,市場愈大愈好」,作為反社會主義國家,聯邦中央政府的權力很小,州政府的權力相對大,加上兩黨政治,共和黨州與民主黨州調動資源,會有不同的標準,因為左右政治對立非常嚴重。
但拜登的 2 萬億基建投資,又必需以計劃經濟為主導。英國和歐洲,因為病毒變種,也必需由政府主導強制接種疫苗,強制戴口罩進出商場,學校停課或復課。政府要管制這樣,調動那樣,這就為 80 年代列根戴卓爾夫人埋葬的社會主義,提供了復辟的空間。
即使 90 年代,克林頓和貝理雅這對「自由主義」領袖,本也承接了列根和戴卓爾的右翼自由市場經濟。克林頓曾經宣佈:大政府市場已過去;貝理雅上台,也鞏固英國鐵路私有趨勢。然而,瘟疫經濟,私有化行不通,公共資源必需由政府分配操作。
全球風氣如此,共產黨執政的中國又豈會例外?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一帶一路」,到處都是有形之手操作經濟的影子。
政治上不只議會民主沒有市場,經濟上市場經濟也沒有市場,美國下一代愈來愈對社會主義有好感,傳統和保守主義包括英國的皇室君主立憲,愈來愈受到下一代的質疑和敵視。這才是西方世界失去方向的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