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和森林砍伐在燃燒和清理的過程中,於亞太地區產生了 20% 以上的碳排放,包括 40% 的甲烷排放(主要來自畜牧業)。同時,在整個生產、運輸和消費鏈中,非農業活動在食品系統排放中所佔的份額愈來愈大。
2021 年,中國河南省的洪水影響了大約 240 萬英畝的農田和食品加工設施。印度和菲律賓也遭遇暴雨,造成大規模疏散和農作物損失,種種事件反映,面對潛在氣候變化,亞洲的農業何其脆弱。
城市人口續增長 糧食安全須成優先考慮
然而,要解決亞洲農業排放問題,面臨一系列複雜的挑戰。農業對該地區新興市場的生計至關重要,在這些市場,1 億多小農生產的糧食佔消費總量的 80% 以上。近 5 億人營養不良的情況下,糧食安全是該地區不少決策者的優先事項。
隨著亞洲城市的中產階級以驚人速度增長,必須繼續關注食品安全。到 2030 年,估計約有 5.55 億人遷入城市,並對新型食品,尤其是肉類和乳製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及至 2030 年的 20 年間,僅中國的人均牛肉消費量就可能增長 40% 以上。
與此同時,新的城市地區正在迅速向農地發展。隨著人們遷移到城市,工人逐漸離開農業,印尼於 2030 年可能會失去大約 800 萬農民。由於肥沃的土地被破壞,工人數量減少,必須開墾以前未被開墾的地區。
政府干預或造成負面影響
亞太地區的各國政府已通過關稅、配額和補貼等機制,回應糧食安全的挑戰,為農民提供支援。不過,增加生產的刺激措施,帶來的影響不一定全部正面,因為它們對自然資源,尤其是水,亦會造成巨大壓力。在亞洲,超過 4.5 億人正面臨非常嚴重的用水壓力,因為農民與工業和居民的用水競爭日益激烈。
政府提高糧食產量的干預措施也推高了排放量。補貼化肥引致過度使用的問題,同時產生大量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排放,而此溫室氣體吸收紅外線的強度比二氧化碳高出超過 300 倍。有研究顯示,近年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急劇上升,甚至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估的更多,倘若在未來不抑制排放,到 2100 年時地球溫度可能會上升攝氏 3 度。
科技將改變農業生產 降低排放
亞洲的農業部門正處於重大轉變的早期階段,將機械化、自動化及更多生產技術與市場趨勢結合起來。邁向機械化不但減少人力需求,應用各種電子科技,例如電腦系統、電子設備和資料管理等,同時亦能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日本和韓國等富裕市場,正引入包括高科技感測器和分析工具在內的精準農業,利用資料監測作物和土壤狀況,更有效地管理灌溉、種植及使用化肥和殺蟲劑等過程。
無人機在精準農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既可以收集資料,也可以取代人工勞動。農用無人機的噴灑速度比人工噴灑快 40% 至 60%,可以節省 30% 至 50% 的化學品,最多可減少 90% 的用水量。
農業部門已經消耗了亞洲超過 80% 的水資源,隨著對肉類的需求增長,生產肉類將需要更多的水。該地區大部分農田會抽取地下水,極為能源密集。據估計,在印度,用於灌溉的提水佔該國排放量的 11%。滴灌有助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它滋養植物而非土壤,將水和液體肥料直接輸送到根部,大大降低了水的消耗。
資金從何而來?
當然,在亞洲大部分地區,大多數農民都負擔不起這些新技術。
部分政府會提供支援予當地農民,如在印度拉賈斯坦邦,地方財政支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促使他們成為該國太陽能水泵的領導者,農民能夠以此取代柴油泵,帶給他們更高的收益率,也增加了每年的收成。
在私營市場,小額信貸提供者一向活躍於農業相關投資,而更多的機構資本,正被引導至亞洲符合可持續發展願景的農業市場,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不同的開發銀行或慈善基金所推動。
市場機制也可以為較貧困的農民提供鼓勵措施,例如可持續水稻平台的認證項目,該項目允許農民向新加坡奧蘭國際(Olam International)等全球買家銷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