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壟斷電動汽車電池產業?

A+A-
中國一座電動汽車生產工廠。 圖片來源:Costfoto/Barcroft Media via Getty Images

提起電動汽車,必然想到 Tesla。Tesla 雖然是美國企業,但現時其在上海工廠在生產的汽車數量比加州更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道更指出,部分驅動電動汽車的電池也是中國製造,而促使電池供電的礦物,亦多由中國公司在其他國家開採提煉。

報道認為,整個電動汽車行業已出現垂直整合趨勢 —— 由一家公司控制供應鏈裡多環節,確保供應穩定;而中國領先整場電池軍備競賽(battery arms race)。中國現時是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市場,去年電動汽車銷售量達 130 萬輛,佔全球銷量 4 成以上。同時,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控制全球約 3 成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供應。

在民主剛果的中國人,檢查當地人開採的鈷純度。 圖片來源:Sebastian Meyer/Contributor/Getty Images

有助提升鋰離子電池穩定的鈷,同樣是製造電池的重要金屬。總部在英國的鈷金屬供應商 Darton Commodities 估計,中國煉油廠去年供應全球 85% 適用於電池生產的鈷。中國本身幾乎沒有鈷礦,其大部分供給的鈷均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當地近 7 成採礦業由中國公司主導。報道描述,從民主剛果南部的銅鈷礦帶可見,到處都是印上中文的賭場、酒店,還有貨車及其他營業場所。

「紐約時報」近日報道亦形容,美國已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礦爭奪戰中敗給中國。中國認真看待相關行業,收購行動迅速,目前中國業內巨頭華友鈷業在當地就擁有或持有至少三個銅鈷礦場的股份,且從礦場到提煉廠,再到電池前驅體(battery precursor)和陰極生產(cathode production),都是鈷供應鏈的重要參與者。

不過「衛報」引述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本國工人指,中國主導的銅鈷礦產業務,為當地帶來代價。華友鈷業一名剛果工人稱:「中國人對待剛果人非常差劣。他們喜歡侮辱我們、大聲呼喝,就算只是小錯誤也會受懲罰。中國人就是控制著剛果人的老闆。」另一名為中國中鐵資源集團所屬華剛礦業工作的剛果工人則聲稱,他們的工資比做相同工作的中國工人要低、中國主管侮辱人格的態度對待他們。「這跟殖民時代一樣,不過現在換成中國人統治。」

報道又表示,出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內法規不全,以及人權問題造成的聲譽風險,現時部分汽車及電池製造商開始減少電池內鈷含量。富鎳電池(nickel-rich battery)是替代技術之一,主導剛果民主共和國鈷礦開採的兩大中國公司華友鈷業及洛陽鉬業,就增加在印尼的鎳開採及加工投資。印尼以 7,200 萬噸鎳儲量位居世界第一,意味中國現在是市場上最大的鎳供應國。

歐洲正急起直追。英國電池技術投資公司 Britishvolt、瑞典電池開發及製造商 Northvolt 和其他亞洲公司正進駐歐洲,Darton 預計,至 2030 年歐洲將有 28 家鋰離子電池生產工廠,產能將比 2020 年增加 1,440%。Darton 董事兼鈷專家 Andries Gerbens 認為:「中國最終不會過於主導市場,但仍是重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