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制不如所想,匿名的網絡交流才算理想?

A+A-

有意見認為,網絡匿名敗壞社會風氣,使人的言行變得不負責任,但英國約克大學政治理論講師 Alfred Moore 研究發現,特定條件下的匿名制,反倒為網上討論區帶來最高質素討論,最接近以事論事的理想。

有關研究以美國網媒 Huffington Post 為研究對象,以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2 月間總共 4,500 萬則新聞報道留言為考察數據。最初網站實行最寬鬆的匿名政策,其後改為加入認證要求,讓網民使用經註冊的網名留言,最後網站索性把留言系統外判給 Facebook,意味著留言系統經歷三階段轉變:

  1. 首階段,網民可輕鬆建立多個虛擬身份,每閱讀完一篇報道,便可快速建立新帳戶留言。即使網站管理員按照守則封鎖違規用戶,網民甚或傀儡程式亦可即時反應,不斷建立新帳戶繼續留言,以致留言區形同不設監控,推使網站進行改革
  2. 第二階段,網民註冊新帳戶必須通過認證、與 Facebook 帳戶掛鉤,但網民仍可設定有別於 Facebook 的固定網名,意味著網民之間繼續匿名,但網站管理員卻知道用戶在網站以外的身份。每當管理員封鎖違規帳戶,網民要開新帳戶的難度將大大提高,令留言不再那麼隨便。
  3. 最後外判階段,網民不能再用網名留言,留言將曝露其 Facebook 身份和頭像,依據網民的個別設定,留言甚至可能登上 Facebook 動態消息。基於較多人在 Facebook 使用真名和真人頭像,此階段也最接近實名制留言。

研究指出,留言在三個階段有明顯變化,首階段有較多冒犯言論,第二階段顯著減少,不僅是個別嚴重違規的用戶被封鎖,餘下用戶留言亦普遍互相尊重。Moore 認為可以用「破窗效應」(Broken-Windows Effect)解釋,意味著只要營造留言區良好的討論氣氛,便可間接改善個別網民行為。

研究又透過數據分析三階段的留言特色,包括留言長度、表達因果關係的連詞(如「因為」、「所以」)、說話帶有保留的副詞(如「或許」、「可能」)等,用以計算留言的「認知複雜程度」,同樣方法亦應用於瑞士國會,以衡量議論質素。結果顯示,首階段留言內容最沒營養,而第二階段的留言質素最高,最後實名階段的留言質素反而回落,但仍然高於首階段。

以固定網名留言較佳,可能因為用戶不知道對方其他身份,只能因應留言作回應,較易做到以事論事;大家亦傾向小心經營留言區內的虛擬身份,為保持聲譽而較謹言慎行。在實名制下,網民留言卻會曝露真實身份,甚至被現實生活的朋友發現,言行受諸多現實因素左右。

網上留言管理公司 Disqus 另一項網上調查亦指出,多數網民同意,在固定網名下的留言質素最高。Moore 強調,重點在於留言區或討論區的規則,有否引導網民用心經營自己的虛擬角色,使其為網站上的言行負責,卻不應牽連現實生活,盡量避免網民揭發對方真實身份後因人廢言,引發各種人身攻擊問題。如此研究結果,在在打破網絡實名制較優越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