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談起清末「喪權辱國」的歷史,許多人就會把「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這句話,當作畫龍點睛一般的萬能 Key,用來解釋為何大清國一再潰敗。
這句話的出處,據說是英軍指揮官見到大清國的百姓看到清軍戰敗、狼狽逃竄的模樣,不但沒有同情心,反而撫掌大笑的看客模樣,極為困惑,而從當地買辦口裡聽到的解釋。
這句話常常由知識分子(譬如梁啟超)引述,感覺都是痛心疾首的,都認為清國上下愚昧透頂,戰敗實在是活該。
但是有沒有可能,當年這位買辦所言,其實只是稀鬆平常的一句陳述,根本沒有必要像梁啟超那樣呼天搶地?
因為「國民」甚至「國家」的概念,即使在 19 世紀中葉,對於「西方列強」也是剛剛孕生未久。當時參加英法聯軍之戰的士兵,鄙視清國人如此反應,並不是鄙視他們「不愛國」,而是覺得他們與自己上一代的鄉親那樣思想陳舊,竟然不知道民族、國家、國民等「先進」概念。確切來說,當時意大利、德國還未「立國」,中史教科書也算作「帝國主義列強」,實在是太抬舉他們了。
當時歐洲貴族制的根基依然非常深厚,歐洲或許有拿破崙的洗禮,較早有了「革命覺悟」,但 Subjects(臣民)這個字,直至 1983 年以前還為英國政府使用,之後才「與時俱進」改為「公民」,何況大清國?「民不知有國」是理所當然。
大清國雖然政治制度和歐洲不完全一樣,但是「民不知有國」也很容易理解,首先他們出境是沒有護照的,不但得不到君主的「保護」,反而要被當成叛國而治罪,在明朝也是如此,菲律賓的許多華民遭到西班牙人屠殺,而明朝皇帝完全認可。同樣道理,就能理解「同鄉會」的存在和運作方式,即使在當時的北京城也到處都是,京裡的士人認同鄉土而非國家,大清國的皇帝沒有覺得有問題。
至於「國不知有民」,如果國等於國王的話,也很正常,畢竟國王話事的範圍有限,國王的封地甚至可能在境外,又怎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民呢?大清國統治兩百多年,皇帝肯定知道自己擁有些甚麼,但是身為統治者,必須承擔怎樣相應的責任,這就成問題了。權利與義務的對等,是封建貴族制的核心,領主的職責是保護屬民,這個觀念也延續到現代民主社會,只不過保護大家的職責,不再是領主,而是公民本身。
但在大清,蟻民只有承擔供養的義務,卻沒有對等的權利,何必去為官府當砲灰呢?同時,洋軍來戰,目標也不是清國的蟻民 —— 一個個都那麼窮,有甚麼好打的?就好像今日的美軍,難道他們會打阿富汗平民的主意嗎?這是用腳趾也能想明白的事。
這樣看,晚清的歷史便沒有甚麼屈辱可言了,洋鬼子打敗官軍,割地賠款甚麼的,實在不關普通蟻民的事 —— 他們既沒有權利,更沒有榮譽,一直也沒有過甚麼好日子,有無賠款都好,皇帝也不會給他們發福利。只不過,給皇帝或者洋人做牛做馬,其實都不要緊,最重要的只有一條,不要落在太平天國或者義和團那種人手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