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容端正、履歷漂亮、談吐得體,就連社交媒體的帳戶也「收拾乾淨」,為何仍會求職失敗,未能被心儀公司錄取?若招聘的是日本企業,這可能與你的「小號」有關。「起底」在香港剛成為刑事,日本卻盛行對應徵方「起底」,委託調查公司查找他們隱藏在各大平台的分身,以此作為重要的篩選準則。多位專家質疑,此舉非但侵犯人權,更有可能違法,長遠還會窒礙年青人的言論自由。
企業調查中心(企業調査センター)由去年 9 月開始,提供針對指定對象查找「小號」的服務,讓客戶掌握求職者在社交平台的非主要帳戶,以及從中反映的資訊素養。每名調查對象收費 8,000 日元(約 560 港元),找不到不收費。委託者從大公司到中小企也有,其中 IT 行業佔 5 成,金融行業佔 2 成,多用作最後面試前的篩選。負責人表示:「旺季的話,一個月約有 300 至 400 宗生意。」
疫下流行網上面試,帶動需求增加。負責人解釋:「很多做人事的認為這稍有不足。因為沒了舉止、表情、微細動作等只有面對面才能得到的資訊,所以更希望了解人際關係、溝通能力等背景資料吧。」該公司揚言,其「小號」命中率高達 88%。「搜尋方法百出,像從發帖內容、暱稱,或是舊同學、同事之間的聯繫入手。順帶一提,Facebook 主帳號是用真名的話,則較易得到線索。」
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HRRT 亦有名為 MiKiWaMe 的查找「小號」服務,由前年推出後至疫下的 2020 年度,委託個案數目激增 180%,今年直至 6 月為止個案數更已超去年。宣傳人員表示:「最近每年營業額達 500 億日元的大企業也多有惠顧。」雖然費用為每人 2 萬日元(約 1,400 港元),但搜尋「小號」以外,還會就「攻擊性」、「炫耀度」、「影響力」、「社會性」及「資訊素養」 作評估。
以「炫耀度」為例,上傳裸照屬最危險的第五級,頻繁上傳露面照、過度炫耀名牌等屬第四級。至於「社會性」,若發帖涉及未成年飲酒或造訪夜總會等越軌行為,甚至是與很多紋身的人來往,危險指數均較高。企業調查中心亦有類似的附加服務,若調查對象罵人「醜女」、「禿子」、「去死」或上傳裸照就是 B 級,常有此類帖文者則是 C 級。「財困、常遺失貴重物品等,也會報告。」
兩間公司均指,求職者的「小號」多與其履歷塑造的印象相反,所以企業應該活用「起底」服務,又指社交媒體的帖文屬對外公開資訊,所以此舉絕不違法。但熟悉就業市場的千葉商科大學副教授常見陽平反駁:「就算是『小號』,也不盡是隱藏人格甚至全人格。當今的年青人常被說會在網上因應不同群組作出配合,(招聘方)不應斷章取義來看一個人,重要的是綜觀全相來判斷。」
國立情報學研究所前客席教授、隸屬大阪律師會的岡村久道則指,調查公司也有可能找錯帳號,或不知道原來是他人冒充,結果左右他人的一生。他還表示,「個人資料保護法」對運用資料的正當程度有要求,若調查公司把分析他人社交媒體帳戶得來的報告提交予客戶,便不符該法宗旨。熟悉個人資料問題的律師加納雄二更擔心:「學生太過介懷他日或受調查而變得退縮,無法自由表達。」
誠然,學生在網上本該注重言行,但網絡新聞編輯中川淳一郎批評,委託調查的企業也有問題。「拚命去找學生在年少無知時於社交媒體作出的不慎之舉,跟挖出別人舊錯來拉人下台一樣,並非正義所為,只會令社會變得無聊。」他還警告,搜尋他人「小號」或帶來更深遠影響。「很多人雖然曾經犯錯,但擁有優秀的能力…… 如果這種做法普及起來,社會全體恐怕都會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