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政府為何不好好保育碉堡?

A+A-
鄰近捷克斯拉沃尼采 (Slavonice),有一個經過翻新的碉堡。

在 1930 年代後期,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開始在與德意志帝國的邊界上,建立起大型防禦工事網絡,防範德國突襲。這些軍事設施全部設於邊境地區的山脈,既是國防軍的保護圍欄,也是納粹德軍望而生畏的障礙。但曾經的軍事碉堡,自千禧年開始一直被捷克當局放售,或是因為這些防禦工事早在保衛自己國家之前,已白白斷送到納粹德國手上,所以無法享有受保護的地位、成為歷史地標。

在 1938 年 9 月,納粹德國威脅進攻捷克,布拉格政府本已準備好迎戰。但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與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Edouard Daladier)在慕尼黑與希特拉簽署協定,將邊界地區蘇德台地區割讓予德國,這幾乎等於將所有捷克斯洛伐克在邊境所建立的防禦工事以及混凝土碉堡,拱手讓予納粹德國。失去重要軍事防禦設施令捷克斯洛伐克變得不堪一擊,納粹德軍終在 1939 年 3 月 15 日成功佔領其餘地區。矛盾的是,這些邊境防禦工事在 1945 年春天助德軍抵禦蘇聯紅軍入侵,大大減緩紅軍的前進速度,更奪去成千上萬蘇聯士兵的生命。

到 2000 年以後,捷克終於成為相關設施的合法繼承國,但該國卻打算逐步捨棄它們的擁有權,軍隊可以將它們轉移至地區及自治市名下,也可以將它們出售。捷克國防部新聞部門職員 Petr Sykora 指:「我們已在國家領土上紀錄到 4,993 個戰前興建的小型作戰用碉堡。」Sykora 補充,由於這些設施不再具軍事意義,其中近 3 分之 1 已經易手,「每年都有數十座設施轉手。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轉讓或出售 1,767 座輕型防禦工事及 112 座重型防禦工事。」捷克軍隊計劃出售絕大部分建築,或將之免費讓給地區及市政當局。「軍隊只會保留少數建築物,並保有其原來用途。」例如軍方就打算保留其中一個較大的堡壘,當中設有用於監察核爆炸的地震測站。

捷克軍隊在網站上放售的邊境防禦碉堡數量逐年提升。Sykora 說:「價格通常由 1,000 歐元到數萬歐元不等。」而在一些別具吸引力的地區,像位於摩拉維亞(Moravia)南部的米庫洛夫(Mikulov)周圍都是葡萄種植區,位於當地的碉堡連土地,價格是其他碉堡的 4 倍。

此外,還有一些軍事建築得以翻新成為博物館,吸引國內外遊客。最多人到訪的是克拉利基(Kraliky)北面郊區的 Hurka 大炮堡壘,位於蘇德台山脈山腳,靠近現在與波蘭接壤的北部邊界。捷克斯洛伐克防禦工事之友協會義工社區主席 Martin Rabon 說:「單單是今年 7 月和 8 月,每月有超過 20,000 名遊客到訪。我們的堡壘位於布拉格及 Dolni Morava 滑雪勝地之間的主要道路上,是唯一一個全年都向遊客開放的堡壘。」Rabon 更認為:「必須確保這些獨特紀念碑未來的命運,畢竟它們曾見證捷克人在 1930 年代後期保衛共和國及愛國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