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總裁:友邦闖中國史(四)—— 二戰時,保險「Agent」捲間諜戰

A+A-
於一戰及二戰期間,保險業界推出「戰爭保險」,人們前往諮詢及投保。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友邦創辦人 Cornelius Vander Starr 於 1919 年在中國展開保險業務,命名為美亞(American Asiatic Underwriters),並於 1921 年成立 Asia Life(友邦),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完結。不過,在保險業務快速擴張之際,又遇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及軸心國掀起諜戰風暴時,原來保險業亦扮演重要角色,Starr 亦曾參與其中。

Los Angeles Times 於 2000 年時以 The Secret (Insurance) Agent Men 為題,引述美國當時解禁的機密情報文件,提到保險情報組織 Insurance Intelligence Unit 的一些故事。這個組織由當時中情局前身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及反情報分支機構 X-2 掌控。

保險原理是轉嫁風險,惟公司承保前必須了解被保人士或公司背景,背後涉及不少敏感資料。故此那年代,保險經紀不止是一個「Agent」,更會擔當特務角色,透過承保紀錄滲透敵方,例如一間炸彈工廠的建築藍圖、潮汐時間表,甚至東京食水供應數據等等。

而且,透過全球行業網絡,這些「保險經紀」可以順道收集情報,得知敵方如何透過迂迴方式從事保險生意,並進行敵國滲透工作。

德國納粹早於二戰初期已透過保險為戰爭融資及收集關鍵數據,而美國的保險情報工作則在 1943 年才展開。二戰發生前,德國擁有全球 45% 再保險業務市佔率,並在歐洲擁有主導地位。保險公司面向零售及公司客戶,再保險公司(Reinsurer)則面向保險公司,助保險公司轉嫁風險,過程中獲得不少個人及企業客戶資料。

情況例如保險公司向美國一些企業推銷「戰爭保險」,一旦它們遭受戰爭災害,即可獲得保障;而保險公司進行「再保險」時,將這些「風險」轉售予一些拉丁美洲保險公司,若它們與德國納粹相熟,則變相泄漏了美國企業機密。

報道提及,Insurance Intelligence Unit 這個保險情報機構的背後骨幹,原來亦包括友邦創辦人 Cornelius Vander Starr。

在二戰初期,納粹保險經紀伴隨軍隊入侵他國,取得不少承保資料作為策略性數據。雖然德國保險公司其後被同盟國列入黑名單,但納粹有能力透過其他中立國如瑞士,甚至是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進行迂迴滲透。另外,有些保險公司雖然不在黑名單之列,但其實所有要員都是德國人。

這時候,Starr 便能大展所長 —— 作為一間環球保險公司掌舵人,旗下要員能夠進行反情報工作,追蹤哪些保險公司與納粹相熟,或為其枱底合作夥伴。

於二戰後期,戰爭禍害令德國壽險及火險公司損失慘重,承保客戶提出的賠償太多。他們當時向納粹政權提出停戰及和平解決分歧。但納粹卻要求保險公司停售新保單、避免承保新風險,情況如斬腳趾避沙蟲,更激起當地民憤,原因是經歷過一次大戰後期超級通脹的德國人,希望從壽險賺取穩定回報。

根據報道,直至 2000 年,美國情報人員仍在追蹤納粹如何以保險手法清洗或隱藏資產,避免他們捲土重來。不過事實上,其時捲入間諜爭議的瑞士及德國再保險公司,到今天依然是市場龍頭,未受歷史事件影響。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半隻腳踩咗入金融,鍾意喺香港最貴摩天大廈天台點評經濟、金融、時事,有高高在上嘅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