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 2010 年代中後期,「辱華」這個概念詞彙的出現頻率開始大幅上升,幾乎每個星期都有相關的事件出現。氾濫至一個地步,甚至有說人生有五大必經環節:生、老、病、死,以及辱華。
到底甚麼是「辱華」?觀字見義是指「華」被侮辱了,但「華」是個甚麼東西?中華?華人?大家都知道那個「華」實際所指的是中國。除了因為那個國家自認為華夏正統外,更因為此外再沒有人會聲稱被「辱華」到。雖然「辱華」的直接意思是「中國人被侮辱」,但更多的情況是,其實並沒有人想侮辱他們,而是中國人跑出來告訴大家自己覺得被侮辱 ——「辱華」真正的意思其實是「中國人表示不高興」。
如果要為「辱華」編寫系譜,筆者認為起碼可以追溯至 1996 年的政治奇書「中國可以說不」。此書標誌著 8、90 年代鄧小平的政治方針步入尾聲,改革開放、韜光養晦的路線不再適用於新時代的中國。取而代之是與西方歐美體系決裂,透過價值對立的衝突,建立以中國為軸心的帝國結構。2009 年有另一本精神上的續作「中國不高興」,基本維持相似的論調。
無論是「中國可以說不」抑或「中國不高興」,其實都是內部壓力的釋放方式。6、70 年代般以政治團體為主導的總動員成為歷史,在先讓少部分人富起來的時期裡,民眾在擬似的資本社會中獲得了擬似的自主性,也構成了政治不穩定。中國政府把握了一套方法,把內部無法排解的民怨往外部疏通,本應是對內部社會的不滿,透過排外的集體行動,重新轉化成國家和民族向心力。所以在 2000 年代前後,中國每逢出現政治社會危機,就會爆發反日示威。因為對黨「說不」不被允許,唯有以對外「說不」來代替。
今天的「辱華」也在這條「不高興」的延長線上,事實上是國策吸納並挪用民族主義情緒的概念,其同時成為一種「超限戰」的戰略方法。因為歐美左翼那一套的價值判斷,認為任何人感到被冒犯都是侮辱行為,不怎麼管合不合情理,一切以「受害者」為準。於是「辱華」就可以在「普世價值」與「多元」的矛盾空間中滋生,成為一石二鳥的政治策略,一方面可以宣洩民間內部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洩壓時所產生的力量,形成牽制外國的話語權。
換句話說,現時的動員效果其實類似古時的「戰奴」:在自國沒有人權的奴隸,平日被主人百般羞辱,寄望戰場上立下戰功後會改善待遇,卻絲毫不知主人為了增加戰奴們的戰意,愈發落力鞭打。鞭子在背上劃出血痕,化為對敵的恨意。奈何敵方還一臉茫然,竟未解怨恨從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