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體制無殘障?蘇聯拒辦 1980 年帕運會的風波

A+A-
1980 年 6 月 28 日,於荷蘭舉行的帕運 800 米輪椅競速賽。 圖片來源:Nationaal Archief

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傷健人士的權益。可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傷健人士經常飽受歧視,尤其在一些連基本人權都被漠視的極權國家之中。每四年一度舉行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在 1980 年發生過備受爭議的一幕,當年的夏季奧運會在莫斯科展開,蘇聯原本應在同年承辦帕運會,但就以「蘇聯體制無殘缺」為由拒辦。

帕運會(前身為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始於 1948 年,初時只局限於少部分國家參與,到 1960 年才漸漸發展成盛大的國際綜合體育會。那一年,意大利羅馬舉行夏季奧運會,帕奧之父古特曼(Ludwig Guttmann)以及羅馬脊醫中心總監馬利奧(Antonia Maglio)成功爭取意大利奧委會支持,同意在奧運完結後 6 天舉辦當年的帕運會。古特曼和馬利奧花了兩年時間籌備,當屆賽事共接待了 400 名來自 23 個不同國家及地區的運動員。

自 1960 年後,即使未必是同一個主辦城市,但基本上都是由當屆奧運東道主承辦帕運會,除了一些個別例子,如 1968 年墨西哥城奧運會,當局僅在兩年前以「技術困難」為由宣佈拒辦,最終以色列的特拉維夫臨時申辦,以此慶祝 20 周年國慶。而 1980 年的帕運就更具爭議性,當時正值冷戰時期,蘇聯貴為共產陣營的老大哥,就希望透過當年莫斯科奧運會展現共產主義制度的優越。

根據過往習慣,蘇聯亦應承包當屆帕運會,可是傷健人士在當地是一個政治敏感的議題。二戰過後,有 300 萬名傷兵回到蘇聯的家鄉,他們很多人終生都要與身體殘障搏鬥。可是,共產黨文宣所塑造的國家英雄,都是擁有健全身體的人。印地安納大學的人類學教授菲妮絲(Sarah Phillips)的研究指出,蘇聯體制奉行勞動光榮,工作能力是公民資格構成的重要部分,傷健人士往往被視為對社會無用,應當得到的權利更少。那時蘇聯傷健人士經常被貶稱為「殘廢」(invalidy)。

1976 年,古特曼已多次聯絡蘇聯當局,要求對方回應會否主辦帕運會,最終到一年後仍未能得到回應。當時古特曼已在尋找後備方案,美國、墨西哥、波蘭和南非表示有意申請,但後來墨西哥、波蘭以技術理由退出,荷蘭和丹麥頂上。美國確定會舉辦 1984 年奧運和帕運,南非就因為種族隔離政策飽受國際抨擊,荷蘭和丹麥順勢成為最後兩強。最終在 1977 年,當時的主辦單位經過商討後,把主辦權交給荷蘭東部城市阿納姆(Arnhem)。

後來,在 1986 年,蘇聯流亡人士費菲洛夫(Valerii Fefelov)才透露,當時一名蘇聯高層,以「蘇聯體制無殘缺」(There are no invalids in the USSR!;俄文 V SSSR invalidov net!)為由拒辦帕運會;有報道就指該名官員正是蘇共總書記、強硬派領導人布里茲尼夫(Leonid Brezhnev)。根據「德國之聲」考究,在 1987 年蘇聯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政之前,傷健人士甚至不能登上電視台。要到 1988 年,作為體育大國的蘇聯才首次參與帕運會。

今天,俄羅斯看來較當年開明,但傷健人士依然經常被貶稱為「殘廢」(invalidy)。另一邊廂,1988 年漢城奧運和帕運之後,兼辦兩個運動會是申辦條件之一,而帕運會的規模亦愈來愈大,成為國際十分關注的體壇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