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產品會突然有搶購潮,雖然我沒有做過完全相同的商業,但也做過類似的。看到這種情況,作為一個老闆,我會代入自己的角度去觀察。然後我發覺,對我來說,爆買這件事是有利有弊的。利的方面相信很容易明白,有人買東西,就賺多了錢,完。非常簡單。那有甚麼不好的地方?
首先,作為長期銷售的商品,會產生倉存管理的問題。倉存管理是甚麼呢?我舉個例子吧,如果要賣香蕉,那我應該持有多少貨呢?十隻?一百隻?一千隻?數量愈大,均價自然愈低,賺的錢也會愈多。可是同時,貨品佔用的倉庫成本(也就是租金)也會愈高。加上,若在限期內賣不出去,它們就會過期腐爛,這不僅賠了成本,還需要額外的清理開支;但若進貨太少,就會因斷貨而流失客人。
所以,管理商品就如打橋牌,太多不行,太少也不行。加上這世界沒有隨意門,入貨需要時間,不能在賣光後才入貨,而是要在差不多賣光時下決定,因此要有一定的預判能力。
而判斷的基準是甚麼呢?就是數據,亦即商品平常的銷量及銷售速度。如果它一個月可以賣一千隻,你就大約每月進貨一千多隻;如果能賣一百隻,就入一百多隻左右。但前提是數據本身有長期參考價值。
去到這裡,就會知道為何熱潮也有其弊,因為此短期因素會讓下一次入貨變得困難。它雖然增加了短期銷量,卻可能同時預支了長期銷量,以致之後的銷量減少,甚至因為爆買斷貨而流失了本來的客人。因為熱潮並非自然現象,而是來去如風的,做得不好就會像香港的口罩廠一樣,一時的口罩熱潮導致貨量增加,然後又因消化不了而變成蟹貨,這不僅賺不了錢,還塞死倉庫,不斷的耗用成本。
在此你也可以看到,比起熱潮性爆買,其實會長期買下蟹貨,例如會在減價時購物的客人,於商業健康而言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