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帶來更多嚴重洪水、旱災及颱風,這些極端天氣不利耕作,農作物甚至有機會在一夜間盡毀,令農夫生計大受打擊,同時加劇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在孟加拉,全國最大水稻產區之一的 Shyamnagar 同受困擾,當地稻農不欲坐以待斃,近年積極研發新品種以應對氣候變化。
Shyamnagar 的農業部門數據顯示,區內約有 45,000 名農民。自 1980 年代後期,養蝦業興起,養蝦者用以造池的鹽水滲入周圍的稻田,令土壤愈來愈鹹,影響農作物生長。根據全球慈善機構 Practical Action 的研究,在 1995 至 2015 年,包括 Shyamnagar 在內的 5 個地區共減少逾 78,000 英畝農地,其中大部分都被改建成養蝦場。
人禍之外,還有天災問題。孟加拉原住民知識資源中心(BARCIK)研究員 A.B.M. Touhidul Alam 指出,2009 年的熱帶氣旋艾拉帶來漲潮和潮汐波,淹沒了 Shyamnagar 大部分地方,令土壤的鹽度飆升。隨後多次風暴和水災令土地更鹹,迫使許多人放棄種植水稻。 世界銀行曾有報告估計,孟加拉沿海地帶 148 個分區當中,有 10 個分區的河流將變成中或高鹽度。研究人員警告,隨著地球變暖,孟加拉沿岸的水和土壤只會更不利種米。
無奈政府提供或出售的種子品質欠佳,當地稻農唯有開始著手自救。譬如在 Chandipur 這條沿海村莊中,45 歲的 Dilip Chandra Tarafdar 在 10 年前回溯祖先歷史,開始雜交曾在 Shyamnagar 繁衍生息的品種。他指研發出來的新米種 Charulata,可抵受鹹土及水浸、在強風中保持挺立,毋須施肥或殺蟲劑也能順利生長,每 4 分 1 公頃(約 0.62 英畝)農地最多生產 1,680 公斤,是傳統品種的兩倍以上。
而在鄰近 Shyamnagar 的村落 Haibatpur,農民 Sheikh Sirajul Islam 則於家中建立研究中心,儲存超過 155 個本地品種。他已成功研發出兩個可以抵禦鹹水和水浸的米種,並免費贈予區內逾百名農民。Sirajul Islam 現正著手研發各種野生稻米,希望能夠適合於惡劣條件下栽種。他還表示:「我(也)計劃在鎮上建立一個種子市場。種子不會在那裡出售,而是用來交換」。
孟加拉水稻研究所高級科學主任 Humayun Kabir 指出,農民研發新品種的努力,對本地農業發展有「重大貢獻」。研究所亦已研發至少 100 個品種,但 Shyamnagar 的農夫們批評,這些米種有時並未落入他們手中,即使有也多是低效率、太昂貴或不宜種於天災頻繁的區內。來自村莊 Gomantali 的 Bikash Chandra 直言:「我種過很多次,但產量也不好。」他現在種的,亦是 Sirajul Islam 的出品。
BARCIK 地區協調員 Partha Sharathi Pal 指出,Shyamnagar 的稻農們在過去 10 年自行開發了 35 個抗災米種,機構則為他們提供技術援助及儲存成果。他表示,大多數品種仍處於實地測試階段,但目前為止結果良好。「農夫們已經找到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因此,水稻種植又回到許多容易受災的地區。這是農民未來的新希望。」對全球人類來說,相信也是一大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