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概念熱炒,各國政府也在制訂相關政策,當中最備受投資者留意的首數可再生能源,令市場充斥大量表面上與 ESG 及再生能源相關的投資產品。但入手投資前,萬勿低估儲能產業所面對的高成本挑戰。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可再生能源於 2040 年將佔全球新增產能的一半以上,而其強勁擴張對靈活性(電力系統快速適應電力供應和需求變化的能力)的需求將增長約 80%。
但與再生能源有關的謬誤相當多,有投行在銷售產品時,會強調太陽能和風能的成本愈來愈低,甚至可以取代燃煤發電,勢不可擋,但若細心分析,就會發現此說法有點以偏概全。
事實上,每年共有 8,760 小時,以中國各地區為例,太陽能每年發電小時只佔當中 16% 至 20% 左右,介乎 1,300 小時至 2,000 小時,意味要在其他時間使用太陽能發電,就要做好儲能,而儲能的成本恰巧不低,難以及得上燃煤來得划算。
儲電技術亦難以獲取突破,有內地學者表示,自鉛酸電池發明至今逾 100 多年來,人類已耗費數千億美元的研發經費研究儲能,也只能從鉛酸電池的 90 千瓦時/立方米,增加到今天 Tesla 的 260 千瓦時/立方米,一直未能在電池的能量密度之中,取得革命性的根本改變。
對於氣候災難,不少人心存僥倖,認為終歸會有新技術出現以解決問題,這位學者卻反指,儘管經過幾十年研發,目前全世界累積 5 年的電池產能,也僅能滿足東京全市停電 3 天的電能,反映出儲能困難可謂非常大,故全世界要做到「碳中和」,不應奢盼技術突破,而必須按現實可行的路線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