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Pixar 來港!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

A+A-
「怪獸公司」的毛毛及大眼仔是打卡熱點。

「反斗奇兵」、「海底奇兵」、「玩轉腦朋友」,這些電影都耳熟能詳吧?自奧斯卡於 2001 年設立最佳動畫片獎後,「彼思動畫製作室」(Pixar)已 11 次奪得獎項。究竟他們是怎樣構思故事,又如何把角色弄得栩栩如生?

這次於科學館展出的「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展覽,由波士頓科學博物館與彼思動畫製作室共同策劃,以超過 50 組的訪問影片、展品模型及遊戲等方式,解說他們如何結合藝術與電腦科技,製作出一齣齣令人難忘的作品,可說是一個老少咸宜的展覽。

八大製作流程

各展館均有影片介紹。

彼思製作出多套受歡迎的動畫,又怎少得讓觀眾打卡的位置?展廳前設有彼思的簡單介紹,如 1995 年的「反斗奇兵」是全球首部全電腦動畫製作的電影;在最擠擁的場面中出現了 21,633 個角色;在構思「玩轉極樂園」時,一共創作出 286,491 幅圖像…… 另一邊牆壁的「海底奇兵」Mo 仔圖案,則很快成為了眾人的焦點。然而真正的開始,在於迷你劇場之後,彼思員工簡介一套動畫的製作,當中大概需要 8 個流程:建構模型、建立骨架結構、建構表面、佈景與攝影、角色動作製作、模擬、燈光及成像製作。

彼思動畫既然由電腦製作,自然離不開數式與運算,但當中的運作模式,令人不禁想探究一番。而他們想帶出的是,所有複雜的事物,都是由不同的簡單形狀組合而成,當中亦少不免利用不同的幾何圖案。首個展廳是建構模型(Modeling),當美術師描繪角色後,會以草圖及泥塑製作一個 3D 模型,以便更具體地創造理想的造型;然後數碼建模師會為角色建構虛擬三維模型,這是一個由點和線相互連接的虛擬數碼線框。若想深入了解他們的實際運作,便要觀看由專屬技術人員介紹的影片解說。根據他們的說法,令角色逼真的秘訣,在於不論鏡頭多近或多遠,角色的外表都要看似平滑。他們以名為「細分」(Subdivision)的數學方法,製作出平滑的形狀,而當中的詳細運作模式,大家還是直接去了解好了。

展館內有不少以電腦繪圖的大型動畫場面作品。

虛構但極力像真,是他們希望做到的事。骨架建築師 Brian Green 分享,光是「怪獸公司」毛毛的臉部,已經有 500 多個變形器,當中以數式運算推動,能讓毛毛呈現出不同表情以顯示情感。

除了拍攝影片解說,筆者亦很欣賞員工們會分享自己的故事,為整個展覽增添溫度。如角色建模師及骨架建構師 Tanja Krampfert 於大學修讀藝術、設計及解剖學,素來愛好彼思動畫,甚至曾經從德國走到英國看其展覽。輾轉間,她投入動畫創作,而其解剖學知識亦有助她了解不同角色活動時的肌肉變化,如「勇敢傳說」中的大熊魔度(Mor’du),她需要先了解活熊的身體結構,才能以電腦製作出精細的動作。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設於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

參觀前必須知道的事

展覽還有很多製作及設計妙思留待觀眾發掘。而筆者開首說的老少咸宜,是主辦方同樣顧及孩子的需要,設置了不少遊戲,讓大家都能好好了解各步驟的運作,成人當然可以參與其中,只是在暑假期間前往,必定熱鬧萬分。參觀前,最好留意以下幾點,才能有更好的體驗:

  1. 必須網上預約:每節 300 人,如沒及早網上預約,恕不招待。
  2. 預約系統於每天早上 7 時更新;現時未來 7 天已全部爆滿。
  3. 這不是免費展覽:星期三的免費入場安排並不適用於此展覽,但票價已包括參觀常設展覽廳。
  4. 好好保護按鈕:在觀看各訪問影片時,若不保護按鍵,影片便會中斷再重新播放,你將墮入永不能看完影片的循環。(親身體驗)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

日期:即日至 2021 年 12 月 1 日

時間:請參閱官方網站

地點: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