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慕裳奪銅】武術還是運動?空手道數百年流變之路

A+A-
香港代表劉慕裳奪得東奧空手道個人形賽銅牌。 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代表劉慕裳在女子空手道個人形賽事中勇奪銅牌,亦是香港在今屆東京奧運的第五面獎牌,破盡歷年紀錄。空手道是世界知名的武術技藝,在 80 年代甚至成為多部荷里活電影的題材。可是不同於一樣來自於日本的柔道,空手道於今年才踏上奧運舞台,而且到下屆巴黎奧運又會再被剔出,中間經歷漫長的演變過程,以及到武術和體育哲學的爭辯。

來自琉球的泊來物

空手道其實起源於琉球國(即今天的沖繩),而非日本本島。專家估計,空手道大約在 14 世紀就出現。從前琉球國是中國的藩屬,中國武術亦隨之傳入當地,進而在地化。在古琉球語中,空手道稱為「唐手」(トゥーディー)。1609 年後,琉球國成為日本的藩屬,政府不容許當地人配刀,空手道成為當地年輕人裝備自己的方式。年輕人也很堅守武道精神,不主張隨便動武,而是著重個人修為。

由於空手道起源於琉球,初時得不到日本本島重視。1879 年,琉球國滅亡,正值明治維新的日本,對沖繩進行現代化改造。當地空手道大師也被迫接受現實,並把這種技術重新包裝,帶入西式學校制度,他們亦自願加入日本的皇軍。到 1900 年代,日本醫生發現有修習空手道的沖繩人,體格比其他地方的人好,便開始認識空手道。直到 1921 年,空手道傳奇本部朝基前往京都,巧遇柔道大師和西洋拳手對壘,後來拳手勝出,他不服氣,於是走上台,一拳把對方擊倒。

日本在地化

那次之後,日本朝野才正式認可空手道是日本武術,當年的裕仁王子(即後來的昭和天皇)曾到訪沖繩的高中,被空手道所吸引,後來船越義珍等傳奇大師也到日本本島傳授技藝。到 1933 年,日本官方負責彰顯武術的大日本武德會正式承認空手道,這個時候,空手道又被迫要日本化,首先要抹去中國色彩,就把原稱的「唐手」換成同音的「空手」。另外空手道要跟隨柔道的制式,包括道袍、腰帶,以及排名制等。

8 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以日本戰敗作結。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把日本軍國主義,怪罪於武士道和軍事化教學,於是解散大日本武德會以及大量的武館。由於當時空手道仍屬於很邊緣的文化,又與武士傳統扯不上關係,美國人認為它更像一種健美操,得以倖免於難。1945 年到 1948 年,空手道成為日本唯一可以學習的武術,學習人數爆炸性增長,連駐日盟軍都很沉迷這種東方武術。

武術還是運動

2018 年的世界空手道錦標賽。 圖片來源:Oscar Gonzalez/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戰後,空手道已不單是一種武術,而且被當地人投射了很多傳統價值,例如忍耐、自我犧牲以及對國家的熱忱。空手道陪伴很多日本人撐過戰後頹垣敗瓦的時代,然後一起見證令當地成為亞洲第一強國的經濟奇蹟。美國的駐日士兵則把空手道帶到世界不同角落,李小龍在 70 年代的功夫電影,更把這股熱潮帶上頂峰。到今天,空手道已經是價值數以十億美元計的產業,由悉尼到巴黎,各地體育用品店都可以買到空手道用具。

有些空手道愛好者希望把它帶到奧運賽場,其中一個是歐洲空手道聯盟主席 Jacques Delcourt,他從 70 年代就開始致力申奧。不過這引來更深一層的哲學問題:究竟何為體育?大阪大學的體育學家土屋裕睦曾是日本奧委會顧問,他向「紐約時報」表示,對於很多人而言,武術是對自我人性修為的歷練,競技只是當中的一小部分,體育的目的則是「更快更高更強」,他認為兩者確實存在很大差異。而這個問題也煩擾了空手道界很多個世代。

而且,要把空手道體育化,又代表要建立大量的新規則、訓練和管理單位,甚至要改寫既往的師徒關係。現時空手道日本隊教練是宇佐美里香,今年 35 歲,是三段黑帶兼 2012 年世界冠軍。雖然她名貫空手道界,但其實只是東奧前才臨危受命,事緣日本隊選手、連續 4 屆的全日本冠軍植草歩,投訴本來的日本隊老教練、65 歲的香川正雄濫用權力霸凌她。有說法指香川正雄在訓練時,以竹刀撃打植草歩。

不過,空手道確實面對很多競爭,很多武術迷會覺得中國功夫更加凌厲剛勁,以色列防身術(Krav maga)近年在西方亦十分流行,因為設計更貼近現實情況;而跆拳道和柔道就一早走上制度化之路。在 90 年代,石井和義就把空手道改良成 K-1 格鬥項目,以吸引全球關注,但 K-1 漸漸被更激烈的 UFC 終極格鬥冠軍賽奪去風頭。石井和義近年希望把空手道比賽改良成更適合一家大細的運動,他指出,Visa 不會贊助滿身鮮血的比賽,而父母也不會想子女受傷。

到今年,適逢奧運落戶東京,空手道也有機會成為奧運項目,向全球展現當中的武術美學。空手道由沖繩傳到日本,由戰前傳到戰後,中間經歷很多變化,而這種混雜性和多變性,也許正是空手道奇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