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水浸眼眉」,才察覺危機到來。全球暖化導致愈來愈多的極端天氣,近月在中國河南、英國倫敦、西歐多國都有暴雨導致嚴重水災和水浸,造成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面對天災風險,許多人會替家居財產、商業建築和設備購買意外保險。極端天氣與保險業息息相關,行業在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方面便要更賣力。
保險業已注意到,氣候變化和城市化正令次級災害的損失激增(例如旱災、暴雨、暴雪、山泥傾瀉等規模較小的災害)。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傳統上專注預測可造成廣泛損害的、包括颶風和地震等大型天災,現時則愈來愈多採用次級災害模型,例如把暴雨和水浸區納入風險評估。
德國保險協會推算的數字指出,北萊茵-西法倫州和萊茵蘭-法爾茨州的洪水,導致的保險損失可能達到 60 億美元,這個數字還未計及薩克森州和巴伐利亞州的損失。
而據再保險公司 Swiss Re 數據,2020 年全球保險公司為與天災有關的損失支付 810 億美元,比 2019 年增加 37%,亦超過 740 億美元的 10 年平均值。數據顯示,去年的自然災難損失中,次級災害事件佔超過 70%。
表面上,氣候變化的影響似乎對財產和意外保險(P&C)公司並無大礙。他們可以透過調整年度保費、更新風險評估及重組投資組合,對抗氣候事件的影響。而風險增加及波動加劇,正正增加保險服務的需求,理論上氣候變化反而有利行業擴充。
但麥肯錫多位分析師警告,承保人必須小心,不要低估氣候變化的真正威脅。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是系統性的,氣候風險可能會給當地經濟帶來壓力,更嚴峻的是導致市場失靈,影響消費者和保險公司。更頻繁的災難事件,加上需要滿足不斷變化的監管要求,可能會威脅公司的商業模式,客戶亦有機會無法負擔某些高風險的保險,令對保險公司最終受害。
在極端天氣下,保險業要自保和保障人的同時,亦逃不開要做好 ESG。在宏觀層面上,保險公司可利用其資金影響力,加速「走碳」的發展。例如英國保誠與其他資產管理機構便合作制訂計劃,尋求加快淘汰亞洲的燃煤發電站,以減少碳排放。這些機構計劃以公私營合作方式買斷煤發電站,將運作期縮短至 15 年內,為員工提供充分時間退休或轉職。
保險公司亦可嘗試提過提供「綠色優惠」,鼓勵客戶減少碳足跡,例如按里程收取保費。意大利保險公司忠意(Generali)早在十年前已提供按里收費計劃,目前正考慮提供保險優惠給電動車客戶。
亦有保險科技公司從科技和效率著手,嘗試降低家居保險的成本。例如維港投資有份投資、剛以特殊目的收購(SPAC)合併形式上市的新創保險公司 Hippo,它表示通過去除對諸如白鑞、紙質股票和毛皮等過時的保險,利用技術促進效率,可壓低保價。Hippo 標榜通過科技優勢,使用戶平均 1 分鐘便能快速獲得產品報價,及簡化房險辦理流程。
此外,保險公司有機會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以覆蓋更多變和更頻繁的災害,包括急性災害(如野火)和慢性災害(如農作物減產)。一些系統性的災害,如熱浪導致作物減產、牲畜死亡或戶外工作時間限制,保險公司還要探索如何更好地保護企業減少受這方面的損失。在極端天氣下,假若做好 ESG,仍可以化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