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唔到就一齊捱】英國人不畏納粹空襲的秘訣

A+A-
1940 年 9 月 12 日有倫敦商店被砲彈擊中後,在破裂櫥窗掛上國旗,三名女子在窗邊打氣。 圖片來源:Hudson/David Savil/Topical Press Agency/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Keep Calm and Carry on」既是英國抗戰口號,又是戰時英國的精神寫照,即使納粹德軍狂轟濫炸,英國人依舊照常過活、誓死不降。倫敦國王學院教授鍾斯(Edgar Jones)在文化網站 Psyche 撰文解釋,這既是邱吉爾政策得宜的成果,也是源於緊密社群連繫的力量,其孕育出患難與共的手足情誼,足以在危難時刻轉化成堅韌的抗逆能力。

1940 年 9 月起,德國持續空襲英國 8 個月,造成 4.3 萬平民罹難,絕大多數炸藥都投到倫敦,行動不分晝夜,最少 110 萬所房屋和單位被毀、每 6 人就有 1 人流離失所,史稱倫敦大轟炸(The Blitz)。希特拉想要擊潰英國人士氣,迫使英國投降,結果卻不得要領。英國人的堅韌精神後來被稱作 Blitz Spirit,被視作英國國魂所在;作為醫學與精神病學史教授的鍾斯,則嘗試從具體政策和社會情境,尋找這股精神的源頭。

英國在 1939 年對德國宣戰後,立即實行大型疏散計劃,把大約 150 萬人撤離城市,當中大部分是兒童,政府要為保護成人人口另覓對策。建設大型地下防空洞是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但政府很快就排除有關方案,背後既有成本過高的考量,也是擔心安全無恙的庇護環境,會令人民心靈變得脆弱,即使空襲結束,習慣受庇護的人民也可能抗拒重返地面,形成「地下庇護心態」(Deep-shelter Mentality)。面對看不到盡頭的戰事,這將無助培養人民抗逆能力。

當時科學家也協助政府制訂計劃,有空襲期間進行的研究就發現,原來多數市民都寧可留守家中,即使有喪命的風險,也不想逃到公共避難處。政府於是將計就計,發明可容納兩名成人的家用防空鋼罩 Morrison Shelter,讓留家的市民聽到警報後在鋼罩下避難,以減輕傷亡。地下防空洞則為工廠而設,配合防空預警裝置,以便工廠如常運作。

1941 年消防隊正在撲滅倫敦空襲釀成的火災。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孤獨個體共同克服戰爭恐懼

政府政策也參考第一次大戰的經驗,1916 年研究群眾心理學的外科醫生 Wilfred Trotter 曾經著書 Instincts of the Herd in Peace and War,強調同質社群有利於培養堅定意志,建議政府為全民分配抗敵任務,通過共同目標凝聚社群。二戰時英國也就採納建議,讓人民參與倫敦的防務,最基本有參與燈火管制,以防敵軍在夜間藉由燈光鎖定空襲目標。

英國政府還開放各類志願或兼職工作,如防空署(ARP)看守員、特別警員、火警通報員,以及輔助消防隊、國土警衛隊(Home Guard)、聖約翰救傷隊、婦女民防志願服務隊(WVS)等不同崗位。如此一來,全民都自覺有份守護英國,不是受他人庇護的弱者,從而培養出強烈歸屬感、以及並肩作戰的手足情誼。

鍾斯又指出,哪怕是烽火連天,英國人也沒有錯過任何聚會的機會,酒吧、劇院和舞廳依然是熙熙攘攘,電影院入座率也持續上升,以致社群繼續保持緊密連繫,變相也增強英國人的抗逆力。人類學家 Tom Harrisson 受政府委託調查人民士氣,他在 1940 年報告中坦言,人民難以獨力克服空襲的恐懼,但當孤獨個體連繫起來,便足以建立充分的安全感。

事實上,戰後有很多倫敦人都懷念起戰時守望相助的手足情誼,它曾經支撐英國人奮戰到最後,但這種危難時展現的人性光輝不是必然,而是建基在脆弱的人際紐帶之上。只有悉心栽培和守護各種社群連繫,我們才可通過集體意志,一起對抗壞透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