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團體「三大球」運動,為何男不及女

A+A-
中國排球、籃球、足球男子隊未能躋身今屆奧運。至於奧運新項目三人籃球,男子隊小組賽亦 2 勝 5 負出局;女子隊則成功打入半準決賽。 圖片來源: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中國流行「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的說法,女子排球自然深受重視。今屆奧運女排分組賽,中國連負土耳其和美國隊;中國男子「三大球」運動員,更是全軍盡墨 —— 37 年來首度全部無緣奧運。彭博社專欄作家 Adam Minter 指,「為何中國男運動員不能在相同領域,取得跟女運動員一樣的成功」,已成為一場全國討論。

1995 年中國體育總局發表的「奧運爭光計劃」,可總結為主力爭奪「小、巧、難、女、少」的運動項目獎牌。不過 Minter 表示,中國支持者及政府,也特別關心中國隊的「三大球」表現,因為這三項運動較為知名,中國作為新興超級大國,應在此領域競爭。當地對三大球的興趣可追溯至 1950 年代,當時毛澤東指示官員要培養能夠與西方競爭的運動員。1952 年中國成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由賀龍元帥領導;1964 年,其「死不瞑目說」稱:「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

25 日,中國女排分組賽對土耳其落敗。相比男運動員,中國女運動在「三大球」表現更為出色。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的個人運動項目向來表現突出,團體賽事卻明顯失色。就此現象,法國里昂商學院歐亞體育產業教授 Simon Chadwick 今年 3 月接受「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訪問,認為此情況反映了中國人個人主義的一面。「普遍觀點認為,共產主義背景下的集體主義,會將人們團結一起。但相反,中國其實是一個非常個人主義的社會,個人取得成功,往往比集體的福祉重要得多。」

在整體成就不高的團體項目裡,女子表現似乎比男運動員們更勝一籌。Minter 指,「死不瞑目說」後的半個世紀,中國僅在乒乓及羽毛球的「小球」項目顯著成功,男子「三大球」仍未能攀上全球頂尖地位。2019 年,中國體育總局甚至多次開會研究「三大球怎麼辦」。

Minter 形容,官方為三大球發展絞盡腦汁,一直到今年東京奧運會籌備階段,但已於事無補。去年 1 月,男子足球和排球失去參與奧運的機會,本月初男籃同樣未能入圍。相反,女子「三大球」則成功進入奧運;「為啥中國三大球女隊成績比男隊好」,成為微博熱門主題標籤

今屆奧運, 中國派出 431 人出戰,女運動員佔 298 人。Minter 認為,中國女子運動員表現明顯比男性突出,反映出以威權手法管理體育,與中國實況愈來愈脫節。一方面,中國官方近年明確表示擔心「男性女性化」,銳意全面改革體育教育,培養學生的男子氣概。不過,中國的體育院校長期依賴低收入家庭放棄孩子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專注追求體育成就。隨著中國變得富裕,願意作這種犧牲家庭已愈來愈少。

Minter 進一步質疑,中國雖然渴望見到男性在「三大球」取得成功,但面對不明確的體育前景,家庭間可能男女有別 —— 更願意犧牲女兒的教育。他也引述中國社交媒體上,普遍意見認為,享受高薪及普遍腐敗的男運動員已是被寵壞的一群,而收入低的女運動員,一心為國而非考慮收入,表現自然更好。當然,過去的「小、巧、難、女、少」運動方針,也顯示中國體育官僚機構長年將資源集中於女子體育,導致近年中國男子運動員表現仍落後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