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奧運,我們都可看到香港代表的身影。提到香港與奧運,大家會記得首面金牌是在 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由風帆選手李麗珊奪得。但究竟香港在甚麼時候第一次參與奧運會?其實早在 1952 年,香港就首次組織了四人代表團,出戰赫爾辛基奧運。由於時值冷戰初期,很多精英運動員都心繫中華民國或者共產中國,香港首次奧運之行很少被提及,甚至連運動員肖像也很難找到。
當年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構思現代奧運會時,希望做到「All Games, All Nations」,包括所有民族。1912 年,當時仍屬沙俄帝國的芬蘭希望參與奧運,引發成員國之間的激烈辯論,最終顧拜旦強調「運動版圖」(sports geography)應與「政治版圖」(political geography)分開。開此先例後,很多非主權國家都得到國際奧委會會籍,得以參加奧運。戰前就有不少英國殖民地和保護國出戰奧運會,例如印度、埃及、南非等等。
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在戰前已經發展出蓬勃的體育文化。很多外籍人士熱衷於運動消閒,在港島和九龍,英式俱樂部林立,例如以游泳和賽艇為主的域多利遊樂會、本地印度人建立的印度遊樂會和葡萄牙移民的西洋波會等。而香港華人的人口持續增長,當中又出了不少運動健將,不過在中華民族主義影響下,這批運動精英多代表中華民國。例如首位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泳賽的女運動員「美人魚」楊秀瓊,就出身於香港大坑村。
中國在戰後隨即又爆發內戰,大量移民湧入,令香港人口由 1945 年的 60 萬暴增至 1950 年的 200 萬。為保障社會穩定,政府及志願團體展開了一些民生計劃。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就於 1950 年成立,以進一步發展體育事業,並在翌年正式成為國際奧委會會員,意味著可以出征 1952 年奧運。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1950 年香港業餘游泳總會要舉行慈善晚會,才成功籌得 1 萬元經費,讓運動員和教練得以一嘗奧運滋味。
據悉在 1951 年,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沙理士曾致函國際奧委會,要求解釋香港運動員是否需要持有英國國籍,及由內地出身的運動員是否具備資格。國際奧委會表明「香港人」要以宗主國的身份參賽,令很多沒有英國護照的香港居民或遷港華人失去代表資格。香港最終挑選了 2 男 2 女游泳選手出戰 1952 年赫爾辛基奧運會,分別是蒙帝路(F.X. Monteiro)、張乾文、施伊架(Cynthia Eager)以及郭錦娥,4 人共參與 6 個游泳項目。
「南華早報」報道指,香港代表團從香港帶了一些象牙印章,作為贈送其他運動員和職員的手信。而去赫爾辛基的路不像今天般方便,運動員在 7 月 9 日從香港出發,輾轉到了伊朗阿巴丹、希臘雅典、瑞士日內瓦等地,才到達赫爾辛基。郭錦娥、施伊架和張乾文當年都向媒體分享了生活趣事,例如在雅典吃雪糕,蒙帝路就表示沿途都在暈機浪。赫爾辛基奧運最終於 7 月 19 日開幕,在滂沱大雨中,香港代表團迎來了他們的歷史時刻。
根據網媒「體路」考究,當時男、女子 100 米自由泳及女子 200 米蛙泳同於 7 月 26 日開始,港隊 4 人同於當日亮相。張乾文於男子 100 自成績為 1 分 00 秒 3,蒙帝路則游出 1 分 03 秒 1,二人同樣名列小組第 5 名。郭錦娥出戰女子 200 蛙,以 3 分 19 秒 2 完成,而施伊架就在女子 100 自以 1 分 16 秒 8 完成。當中有「太平山飛魚」之稱的張乾文打破了當時的香港紀錄,亦是該屆唯一一位晉級到準決賽的香港代表。初次出戰奧運的代表團亦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
其後,張乾文再出戰 56 年墨爾本奧運及 60 年羅馬奧運,並在 1964 年東京奧運火炬傳抵香港時,負責最後一棒。除了 1980 年杯葛莫斯科奧運外,香港沒有缺席過奧運,並在歷來賽事取得一金一銀一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