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蘇聯的首塊骨牌:立陶宛獨立之路

A+A-
1991 年 1 月 12 日,立陶宛分離主義武裝分子駐守國會大樓,以抵抗蘇軍入侵。 圖片來源:Pascal Le Segretain/Sygma via Getty Images

30 年前蘇聯如骨牌般解體,如今看似是歷史必然,誰都擋不住,但身處那個歷史時空,爭取獨立其實如履薄冰。1990 年立陶宛作為首個脫離蘇聯的國家,不但遭受經濟制裁而供應中斷,還要在缺乏武裝下抵擋蘇軍入侵,獨立的成果絕不是理所當然。

相信很多香港人都會知道,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人民,在 1989 年 8 月 23 日曾經組成全長 675 公里人鏈爭取獨立,行動名為「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為波羅的海三國脫離蘇聯的象徵事件,但民族獨立遠遠不是牽牽手就可以達成。

1990 年 4 月的支持立陶宛獨立集會,有多達 30 萬人參與。 圖片來源:Chip HIRES/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由 1980 年代中期開始,隨著蘇聯新領導戈爾巴喬夫提出「改革重組」(Perestroika )和「開放政策」(Glasnost),立陶宛知識分子均把握機會發表異見。真正的突破則出自 1988 年,500 名知識分子連同年輕共產黨員合作,組成政治團體「薩尤季斯」(Sajudis)領導改革及獨立運動,就連反對蘇聯工業計劃的環保運動,亦與民族獨立運動合流。

抗議示威在數年間此起彼落,聲勢也愈來愈浩大,如 1988 年 8 月 23 日的反蘇集會就多達 25 萬人出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更首次有立陶宛獨立象徵的國旗飄揚。雖然蘇聯方面通過新法,削弱立陶宛在內的加盟共和國主權,但薩尤季斯未有就此妥協,同年自行籌組 220 人國會,並通過聲明,指立陶宛人只會遵守不限制立陶宛獨立的法律。

聲明發表以後,當地人發起不合作運動。由於不允許獨立公投,人們就在當年平安夜以關燈半小時、在窗邊點燃蠟燭以示支持獨立,最蔚為奇觀始終是翌年的「波羅的海之路」;1990 年 2 月,薩尤季斯成功奪得「立陶宛最高蘇維埃」大多數議席,3 月 11 日下午 10 時 44 分正式宣佈脫離蘇聯獨立,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首例。

1991 年 1 月 13 日,有手無寸鐵的立陶宛人隻身抵擋蘇聯坦克推進。 圖片來源:Lithuanian Central State Archives/Wikimedia Commons

戈爾巴喬夫翌日收到獨立通知後,即時下令鐵腕鎮壓,對於立陶宛人拒絕入伍,蘇聯軍隊綁走抗拒徵兵令的年輕人和逃兵;加派軍隊到邊境駐守,沒收所有立陶宛人槍械;又派遣傘兵空降立陶宛,接管共產黨機關。由於深信「沒有蘇聯、立陶宛完蛋」,蘇聯對立陶宛發動數個月經濟制裁,截斷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但立陶宛通過資源調配,成功捱過制裁。

立陶宛與蘇聯談判破裂,莫斯科於 1991 年 1 月 10 日要求立陶宛撤回獨立聲明,在遭到拒絕後即派軍隊佔領立陶宛國防部及新聞中心,1 月 11 日深夜向首都電台及電視台推進,數千計立陶宛人組成人鏈包圍大樓,誓阻蘇聯軍隊接管,結果遭到實彈鎮壓,造成 13 死、數百人傷;民眾未有就此散去,改為保護國會和其他政府機關,事件被國際媒體拍下後,激起國際社會聲援。

此後,蘇聯軍隊未有停止攻擊,人民都準備好蘇軍下一波入侵,有人自行辦報,以抵制蘇軍控制的傳媒報道。整場僵局看似沒有進展,直至 1991 年 8 月 19 日蘇共強硬派在莫斯科發動政變,試圖推翻改革派政府,以維繫蘇聯對加盟共和國的統治,但事與願違,政變失敗反而葬送了蘇聯,立陶宛與其他前蘇聯共和國正式擺脫控制,最終得到國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