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充斥著紅男綠女的迷宮都市。每一天重複的上班路程,都彷彿讓我們產生錯覺,認為城市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一樣的。現今因為疫情而無法到外地旅遊,都市人也似是逐漸厭倦了香港瞬息萬變的面貌。層巒群山早已踏遍了、旅遊勝地都已到過了、鬧市煙酒亦已麻木了 —— 香港是否就只有一些具象的事物?法國詩人及文化平台「俾首詩救返」(Sauvé par le Kong)創辦人 Matthieu Motte 與攝影師 Cyrille Bellier 在「法國五月藝術節」舉行在即之際,出版了一本名為「竹穹光影 —— 透明之都的詩意圖冊」(Cathédrales de Bambous)的攝影詩集,以一種異鄉的角度,帶領香港大眾尋覓一座匿藏於鏡像之間的光影城市。
透明之都的鄉愁
這一本攝影詩集的副標題為「透明之都的詩意圖冊」,而當中的「透明之都」,意指香港涵蘊著一種萬變的可塑性。在光與影糅合了以後,所反射出來的景象又會是甚麼的模樣?當年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在 1990 年剛落成的時候,亦是為人詬病。人們形容中銀大廈「三尖八角」似是刀刃的設計,影響著香港在金融與經濟發展上的風水運勢。然而,若我們嘗試在不同時段觀察大廈的鏡面設計,就會發現其顏色會隨天氣而改變,就像人的心情一般變幻無常。同樣由貝聿銘所設計的巴黎羅浮宮金字塔,以透明而工整的設計,來反映館外周遭的自然景色。對比中銀大廈和羅浮宮金字塔,或許後者會更符合「透明之都」的美名?從法國移居到香港的詩人 Matthieu 和攝影師 Cyrille,會否亦是藉著這一本拍攝和描寫香港的詩意圖冊,來抒發一種對於法國的鄉愁?
在攝影詩集「竹穹光影」中,Cyrille 透過於鏡頭內所呈現的影像,重新以剪貼與拼湊的方式,塑造屬於他自己心目中所認知的香港面貌。在創作初期,他會直接把相片打印出來,從中尋找一個真正能夠代表香港的角度。他亦透過後期製作,讓本來的畫面分割為四個鏡面的圖像。大多的圖像都只會讓觀賞者從細節中窺探到一些端倪,如位於赤柱的美利樓和中環的滙豐總行大廈等地;攝影師希望可以從一些富有特色的名勝建築物之中,賦予人們一個嶄新的觀賞視角。
鋼筋森林的醇美
當我們走在熙攘而繁華的香港街頭,才驀然發現原來我們曾踏足的每一處,都充斥著各種具象的鏡子。它們就像是一個抽象的考驗,讓人們面對扭曲的鏡像去透視自己的心靈 —— 人們如何在鋼筋森林裡尋覓屬於自己思想的方向?詩人 Matthieu 從 Cyrille 的圖像作品中得到啟發,創作出一系列的詩作。他在「竹穹光影」中,以 Sven Larsonn 的身份來撰寫以赤柱為主題的詩作「赤柱的柱陣 —— 中午的游思」(Colonne Stanley, Pensée de Midi),其中一句描述到一種對於生命的感慨:「撰寫生命中的醇美,在滄海與桑田之際。」(La douceur d’y vivre s’écrit, Dans l’épuisement de la péripétie)或許 Matthieu 對生命的感悟,就如法國哲學家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在「生命的熱愛」(Love of Life)中的表達一般:「沒有對生活絕望,就不會熱愛生活。」(There is no love of life without despair of life.)在擠擁的摩天大廈之間,我們需要看見它們僅餘的縫隙。即使只有如縷一般的距離,亦要窮盡一生的力氣,去尋找當中的美好。每一個人都渴盼著一種永恆的快樂,但是絕望中的希望,才會讓人真正瞭解生存的意義。
Matthieu 的詩人絮語和 Cyrille 的攝影空間,在「法國五月藝術節」的推動下,將會在五月底於大館拓展為一場涵括詩詞誦讀、音樂表演和醇酒品嚐的盛會。詩詞裡的幻想空間、相片裡的視覺愉悅、音樂裡的聽覺享受與醇酒裡的味覺旅程,在香港這一個「透明之都」裡油然而生。
法國五月藝術節呈獻:「竹穹光影」
日期:2021 年 5 月 28 日
時間:19:30
地點:大館 Campo Marzio 03-G07 舖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 10 號
Instagram:Matthieu Motte、Cyrille Bellier
參考資料
- Camus, A. (1970). Lyrical and Critical Essays. (E. C. Kennedy, Trans., P. Thody, Ed.) (1st ed., p. 56). New York: Vintag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