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劃界左右選舉結果:傑利蠑螈

A+A-
2017 年,美國有民眾就選區劃界到最高法院抗議。 圖片來源:Bill O’Leary/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4 月 14 日,香港行政會議通過修改選舉條例草案,新方案不單把直選議席減至 20 個,更把原本的 5 大選區細分成 10 個,新界佔 5 個,九龍佔 3 個,港島和離島佔 2 個。本來提名委員會加上新設選委界別,早令政府得以掌控議會,這次為地區直選重新劃界,只是多加一重保障。政治學就有一個有趣術語叫「傑利蠑螈」(Gerrymander),解釋執政者如何以劃界左右選舉結果。

「傑利蠑螈」一字,源於 1812 年的美國。傑利(Elbridge Gerry)是「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是美國建國初期其中一位重量級政客。「史密森尼」雜誌形容,傑利是一位怪僻、不善辭令、脾氣暴躁的政客。他屬於民主共和黨,主要對手是聯邦黨人,兩個黨派時常針鋒相對。1810 到 1812 年擔任麻省州長期間,他就曾要求檢察官控告親聯邦黨的報章編輯誹謗,又革除了州政府內的聯邦黨人。

被稱為「傑利蠑螈」的選區劃界。 圖片來源:Bettmann/Getty Images

到 1812 年初,麻省議會同樣由民主共和黨人控制,他們希望確保能在 4 月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勝,於是動議重劃各縣邊界,令對方票倉集中在一小撮選舉,把自己的陣地分散出更多議席。結果新的劃界變得極不自然,形狀猶如一隻蠑螈。根據傑利後來出版的個人傳記,他其實並不同意新的劃界,曾勸告黨友三思,並一度考慮拒簽法案,但黨友認為州長只能在明顯違憲的情況下拒簽。傑利最終同意法案。

聯邦黨人對新劃界當然極為不滿,認為是傑利公報私仇。「傑利蠑螈」一字就是聯邦黨人在一場晚會中創作而出,英文「Gerrymander」可分拆成前後兩部分,「Gerry」即是傑利的姓氏,「mander」即「salamander」,中文解作蠑螈。民主共和黨人的「傑利蠑螈」策略最終奏效,4 月的麻省參議院選舉中,聯邦黨人明明總得票更多,卻輸掉議席;然而傑利本人也輸掉州長選舉,惟時任總統麥迪遜(James Madison)為報答他對黨的忠心,請他出任副總統。

傑利在副總統任期期間去世。他是開國元勳,對美國貢獻良多,可惜死後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傑利蠑螈」事件。由於各地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同,要保障各地區的聲音能得到充分代表,政府確實要定期劃分選區,但在重劃時,過程應該要透明公開,並以人口統計數據為依歸。1995 年,美國最高法院就曾裁定以種族來劃界乃違憲。「傑利蠑螈」至今依然常見,例如杜林普時期,美國親民主黨媒體就曾經批評共和黨的劃界策略。

很多專制政權為了方便控制選舉,也採用類似做法,新加坡就是經典例子。自從 1959 年首次大選起人民行動黨一直大勝,其中一個秘訣就是選區劃分,例如 1981 和 1984 年工人黨秘書長惹耶勒南先後在安順區勝選,政府便在 1988 年取消該選區。除了新加坡外,理工大學政治學家黃鶴回亦曾在政治學權威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撰文,以香港為例子,指出專制政府一邊想透過選舉增加政權認受性,另一方面又怕輸掉選舉,「傑利蠑螈」就能平衡兩種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