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爸爸可否不要老 —— 無法置身事外的折磨

A+A-
「爸爸可否不要老」電影劇照。

以認知障礙症患者作為主題的電影不少,但未看過一齣似「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一路觀看一路慘被折磨的。慘被折磨,在這裡,是讚譽,應該是創作者最想聽到的評價。

電影一開場,女兒跟父親傾談,談及一些內容。然後其他角色出現,例如女兒的男朋友或前夫,例如女兒帶來的新看護,又跟父親談及另一些內容。不過,兩段對話的內容可以是完全矛盾的,甚至,同一個人物也可以擁有不同面貌。你可能看到有少少一頭霧水,這就對了。然後,你會發現,導演是希望把觀眾硬生生植入男主角的思想入面,第一身體驗一下認知障礙症病患面對的慘況。比「玩謝麥高維治」(Being John Malkovich)更加「玩謝麥高維治」。你看「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任 Julianne Moore 演技再好,把阿茲海默症病人演得入木三分,觀眾始終在抽離地觀察。「爸爸可否不要老」不同,你簡直像切身處地變成 Anthony Hopkins,像自己也正在把記憶和現實搞亂,像自己也無法相信自己,那種悲痛,是你根本無辦法置身事外。你說,是不是很折磨?

電影中,不同角色與男主角傾談的內容都充滿矛盾,讓觀眾體驗認知障礙症病患面對的慘況;圖為劇照。

要做到這種效果,靠劇本靠導技也不足夠,最緊要,是找到一個稱職的演員。Anthony Hopkins 遠超稱職,簡直可以用出神入化來形容。那種迷惘那種自責那種身不由己,是老年還是小孩,是愛還是恨還是無奈,單憑眼神已經呈現出無窮無盡的層次。如果 Rami Malek 可以贏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nthony Hopkins 在「爸爸可否不要老」的演出,理應可以贏得輕易一百倍。純計技術的話。看今屆影帝的提名名單,我會說 Anthony Hopkins 根本無可能輸。可惜,獎項從來不是純技術較量,他不會怕同樣身為影帝的 Gary Oldman,也不怕受惠於亞洲議題的 Steven Yeun,不過,能否敵得過已不幸過身的 Chadwick Boseman?

這似乎變成一個更大的議題:Chadwick Boseman 是美國黑人的英雄,英年早逝,如果頒獎禮追封他在遺作「藍調天后」(Ma Rainey’s Black Bottom)的演出,皆大歡喜,好似有正義感又好似好感人,百利而無一害。如果 Chadwick Boseman 尚健在,會否是另一回事?我敢說肯定會。那麼,體育精神呢?公平競技呢?Anthony Hopkins 已經八十有三,即使產量依然豐富,去年便憑「教廷白煙」(The Two Popes)提名最佳男配角,但難得接到「爸爸可否不要老」,交出無懈可擊的演出,有誰能夠保證,他還有下一次機會,讓他能夠繼 30 年前的「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再奪影帝殊榮?難道,一個針對演技的獎項,說到最後,不是鬥演技,是鬥膚色鬥社會影響力鬥同情分鬥道德?我好現實,如果奧斯卡接受下注,我肯定會真金白銀投注在影帝項目,買重 Chadwick Boseman,信心十足。

因為,我們的社會只會愈來愈偽善,再沒有回頭路。以前常說頒獎禮是敬老大會;今日科技昌明,老人家也可以很年輕。敬老已不合時宜,變成鬥慘比賽才貼切。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