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鳥緣何群飛?

A+A-
椋鳥群飛。 圖片來源:MENAHEM KAHANA/AFP

想像一下數架戰機的空中表演:一同爬升、平行飛越、急轉彎。假如數名戰機駕駛員的合力演出,已是一項高難度挑戰,那麼雀鳥群飛的現象更加令人摸不著頭腦 —— 鳥群如何做到動作一致的「飛翔表演」?

在北半球,一些候鳥到了秋冬時節,便會向南方遷徙,期間可在一個地區停留長達 6 週。於遷徙季節,群飛現象也會增加。以椋鳥(Starling)為例,鳥群停留期間,每日可能會飛至距離棲息樹超過 96 公里的地方覓食。而當牠們重新聚集時,群飛(murmuration)可持續長達 45 分鐘。

儘管椋鳥是常見鳥種,無處不在,但「國家地理頻道」文章指,人們對椋鳥群飛的理解一直所知不詳。為甚麼牠們這樣做?羅德島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兼鳥類學家 Frank Heppner 坦言:「我從事這項研究有 50 年了,仍然不知道。」

鳥群群飛時,可能有不同形態變化,有專家認為改變飛行模式,可以迷惑掠食者。 圖片來源:MENAHEM KAHANA/AFP

其中一個解釋椋鳥群飛的原因,可能是躲避捕食者。羅馬大學物理學家 Andrea Cavagna 於過去 16 年,同樣研究椋鳥鳥群如何同步彼此動作,並做到精準優美。為此,他曾在羅馬五百人廣場(Piazza dei Cinquecento)錄影捕捉鳥群動作,然後製作出模擬牠們群飛的 3D 模型。

Cavagna 團隊認為,椋鳥是以「無尺度行為關連」(scale-free behavioral correlation)為機制,維持群飛隊形。每隻鳥會將自己定位於附近約 7 隻鳥身邊,一同協調彼此運動,從而同步。Cavagna 舉例:「情況就如公路上行駛的車輛一樣,你與周邊固定數量的車輛作出互動,並在它們的圍攏下行進。」由此,每隻鳥的運動,不僅受旁邊的同伴影響,更受整個鳥群所影響。文章稱,郊區的鳥群中,一隻鳥發出的轉向信號,只需半秒即可傳達給附近 400 隻鳥。

群飛期間,鳥群會整體呈現不同形狀,例如像流水一樣的黑帶(dark band)。若從地面觀察,這些波動(agitation waves)似乎是鳥群進一步聚集或分散,實際上,這可能是牠們轉向的徵兆。當鳥群顯得更為密集,表示牠們正轉往上側飛行;呈擴散狀時,則代表向下側飛。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進化生命科學教授 Charlotte Hemelrijk 表示,鳥群改變飛行模式,會令獵鷹等掠食者感到困惑,更難從中尋找獵物。

儘管如此,「保護彼此、躲避掠食者」仍不足以完全解釋長達 45 分鐘的群飛行為。因為雀鳥們大可直接一同飛回巢穴,毋須長時間在空中盤旋、消耗大量體力。而且,此舉無疑會吸引掠食者的注意,彷彿告訴對方,大餐就在眼前。有理論認為,群飛可以令雀鳥「圍爐取暖」(warmer together),一同保持體溫。但英國格羅斯特郡大學和皇家生物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Biology)於 2017 年的研究表明,幾乎沒有證據支持此理論。

群飛的真正原因,學界目前未有定論。不過研究人員似乎也同意,這的確是一道生態美景。正如 Hemelrijk 所言:「假如不去考慮躲避掠食者的問題,我會將之視作舞蹈欣賞。雖說子非魚,但牠們可能一直處於激昂狀態,才會維持一段如此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