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風:王菀之「The Pink Room Experience」—— 無色的空間

A+A-
王菀之單曲 The Pink Room MV 截圖。

每一個人都想成為一個個體,卻無法擺脫別人所賦予的標籤。我們的出生,或許存在著一種由德國現象學家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提出的「被拋擲性」(Thrownness),人類無由地被命運的搖籃拋擲到這一個世界上,而往後的成長經歷,形成了社會上的各種標籤。香港多媒體藝術家及唱作歌手王菀之,在熙攘的銅鑼灣街頭,策劃了一場名為 The Pink Room Experience 的概念藝術展覽,嘗試探討現今的標籤文化對個人身份認同所帶來的影響。曾在 2019 年創作歌曲「波點女皇」的王菀之,亦湊巧於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 92 歲誕辰當天(3 月 22 日),展開了這一場糅合五感六覺的藝術旅程。

在母親體內的嬰兒

The Pink Room Experience 展覽。

The Pink Room Experience 的室內裝潢風格,給予觀賞者一種寧謐而帶有科幻感的氣氛,彷彿置身於電影「2001 太空漫遊」的太空艙場景之中匍匐前進。每一位觀賞者就如還未出生的嬰兒一般,在狹隘的粉紅色空間內探索。當中奼紫嫣紅的色調,或許就是屬於母親體內反覆竄動的血液。整個藝術體驗主要劃分為 6 個部分:The PhotosThe VideoThe WritingsThe StickersThe StrobeThe Chest。當中首 4 個感官歷程,已經在開幕當天給予觀賞者體驗,而 The StrobeThe Chest 將在展期中段開放。

展覽第一部分 The Photos

屬於第一部分的 The Photos 擺放著 6 幅作品,它們均需要運用閃光燈的投射,才可以顯現當中被隱藏的內容。在以肉眼觀賞作品的時候,我們只會看見畫框內出現平實的粉紅色條紋,但經過閃光燈的折射後,就會浮現出王菀之所編導的歌曲 MV The Pink Room 裡的定格片段 —— 其中的寓意,是為著讓觀賞者思考外表與內在之間的隔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根據別人被賦予的標籤去理解他們。但是只要我們願意踏前一步,從溝通與對話去認識一個人的思想,就可以瞭解到對方被標籤所覆蓋下的內在。

熱衷表演的小孩

展覽第四部分 The Stickers

The Stickers 的部分為一個互動式的裝置作品,讓觀賞者在平面的位置貼上代表自己性格的標籤。在場的導覽人員曾問及:「你認為這一個圖形代表著甚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眼前的粉紅色圖案都讓他們聯想起日落或日出的景象。然而我們無心插柳的聯想,其實也屬於標籤的一種。人們最初被標籤時,它們都是虛構的,但是我們會無意識地把這些虛構的標籤塑造為真實。就如美國女性主義哲學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提倡的一種「展演性」(Performativity),及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著作「第二性」裡所論述的一種演變:「女人並非天生女人,而是被塑造成女人。」展覽的命名 The Pink Room Experience,在大眾的既定印象中,都會認為粉紅色定必代表著一種只屬於女性的色調。但或許我們都遺忘了,粉紅色在 18 世紀的洛可可時期,亦曾象徵陽剛和堅定。

無色無味的大人

The Writings(左圖)及王菀之創作人物「肥波兔」(Fat Bottle)(右圖)。

The Video 的房間觀賞了 The Pink Room 的 MV 後,便來到王菀之對於標籤文化的內心剖白。她在 The Writings 的裝置支架上,寫下了有關標籤的符號和絮語,而其中的「WE LABEL.LABELS MAKE US」道出了整個展覽的主題。當我們在標籤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標籤自己。標籤的本質從來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我們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著別人的一生。

對應味覺與嗅覺的咖啡體驗:The Labelled Coffee

在最後對應味覺與嗅覺的咖啡體驗中,咖啡師會讓我們挑選一塊認為適合自己性格的木板。在木板被掀開了以後,我們從中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標籤。我們拿著自己標籤的咖啡在街上細嚐,沒有被粉紅色所包圍的咖啡,在滑進我們斑駁的喉嚨後哽咽自問:「為甚麼我會被貼上這一個標籤?」王菀之在一個或許是粉紅色,又或是無色的空間內,運用了不同的感官元素,帶領觀賞者走過一段「被標籤」的成長過程。除了別人賦予自己的標籤以外,我們還剩下甚麼?

王菀之:「The Pink Room Experience」

日期:即日至 2021 年 4 月 11 日

時間:12:00 – 20:00

地點:銅鑼灣 Fashion Walk 百德新街 53 號地下 A 及 C 舖

參考資料

  • Butler, J. (1999). Gender Trouble.(1st ed., pp. 163-180). London: Routledge.
  • de Beauvoir, S. (1993). The Second Sex. (H. M. Parshley, Trans.) (1st ed., p. 281). London: Everyman.
  • Heidegger, M. (1996). Being and Time. (1st ed., pp. 164-168).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於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修畢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學位,曾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及多個香港與台灣藝術展覧展出多媒體(雕塑、插畫、設計及攝影)作品、亦同時獲得相關藝術與設計奬項。以 20 歲之齡在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北屋藝廊舉辦首個個人展覽,於 2018 年出版首本個人小說「憂鬱藏紅首部曲:艾塔」及於 2019 年獲 TEDx Royal Central London 邀請進行以存在主義為主題的大型公開演講。近期散文、小說及詩詞作品散見於「立場文化」、「虛詞」及「好集慣」等文學雜誌。Instagram:cyrus_lampre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