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戰亂動盪,德國前皇室可否取回財產?

A+A-
位於波茨坦(Potsdam)的西施林宮(Cecilienhof Palace)。

德國最後一個王朝早於一戰時已終結,但直到現時,霍亨索倫(Hohenzollern)王朝後裔仍繼續向國家討回被沒收的皇室財產。而皇室曾涉嫌在二戰時與納粹政權有可疑聯繫,令索償過程更為複雜。

普魯士親王 Georg Friedrich Ferdinand 是霍亨索倫家族的族長,亦是德意志最後一位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的玄孫。自 2014 年以來,Georg Friedrich 一直要求德國政府及州政府,歸還其曾袓父於 1913 年開始為長子威廉皇儲夫婦所建的西施林宮(Cecilienhof Palace),以及其他皇家財產

霍亨索倫王朝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 11 世紀;在 1871 年德國成為統一帝國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宣告成為皇帝。他在 1888 年去世後,兒子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繼任,但在位 99 天就因喉癌逝世,王位輾轉落到兒子威廉二世手上。在 1918 年 11 月一戰結束前幾天,德國君主制以這位末代君主退位告終,皇帝亦流亡荷蘭。

現任霍亨索倫家族首領、普魯士親王 Georg Friedrich Ferdinand;攝於 2011 年。 圖片來源:Andreas Rentz/Getty Images

德國在 1919 年施行「威瑪憲法」(The Weimar Constitution),取消貴族的特殊地位和特權,只允許他們保留掛名頭銜。而在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共和憲政政體底下,反君主制的情緒高漲,皇室財產亦因此遭沒收。霍亨索倫家族求助於法院,並在 1926 年與普魯士自由州達成補償協議,可取回大部分被沒收的財產。至於普魯士自由州則是德國民主化以後,將原有普魯士王國的疆域納入成為地方自治邦。

然而,二戰之後,局勢再度發生變化。到 1945 年,皇室家族大部分財產都位處德國東部蘇聯佔領區,該地後來成為東德。前皇室財產所有權再度被剝奪,家族亦再遭驅逐。1990 年東西德統一,當局雖然承認非法徵用土地及建築物,並在 1994 年確認有關強徵的賠償,但過程中未有作實際盤點。而法院裁定霍亨索倫家族「相當大程度地慫恿」納粹政權後,該家族又再被拒賠償。

歷史證據顯示,威廉皇儲對納粹表示認同,又在希特拉生日及新年時為對方送上祝賀。1936 年 12 月,威廉皇儲向希特拉發出「最誠摯的祝願」(sincerest wishes),讚揚獨裁者「為我們心愛的人民及祖國的福祉,採取有益的行動」。不過相關聆訊上,4 位專家就皇儲的政治觀點及行為,分別得出不同結論。

有關前皇室家族的種種問題,始於懸而未決。最近,在德國聯邦議院文化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7 位歷史學家、法律學者及藝術專家參與作證,依然未能就霍亨索倫家族實際上有否慫恿納粹政權作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