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來到 21 世紀,社會比從前富裕,但是世界依然充滿戰亂、饑荒甚至是種族滅絕等人道危機。在這些危機中,傳媒扮演關鍵作用,令資訊流通,向世人揭露真相。不少傳媒倚仗廣告收益營運,但是通訊社 The New Humanitarian 報道指出,很多廣告的方程式會自動避過嚴肅、負面的新聞,變相打擊人道危機的報道工作。
分析機構 Adalytics 做了一項大型研究,分析網站編碼,找出廣告方程式的隱藏「封鎖清單」(Block List),發現 7,000 多個單字和短語。有大型企業會要求科技公司,避免把廣告刊登於有可能「傷害品牌形象」的頁面。這些廣告公司會製作負面字清單,例如「暴力」、「恐怖主義」,再由程式搜尋關鍵字。如果網站內容觸及相關字眼,就會應部分客戶要求把廣告抽起。有些新聞網站靠讀者點擊廣告來賺取額外利潤,被抽起廣告變相會削減收入。
例如,2020 年世界糧食計劃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大部分新聞網的報道都包括「饑荒、「戰亂」等關鍵字,不少大型廣告商就自動抽起廣告。Adalytics 的研究也證實,大企業不單想避開天災人禍的新聞,封鎖清單也包括少數族裔、宗教、性小眾議題,甚至武肺和世衛,受影響的包括多間老牌媒體,「經濟學人」有 21% 的報道被劃出,「紐約時報」有 30%,而「Vice 媒體」更有超過一半內容跌入封鎖清單。
研究人員 Krzysztof Franaszek 仔細解讀編碼,試圖找出是甚麼機構下達清單指令。他發現編碼 MSFT_Neg 代表微軟,雖然該公司時常強調支持文化多元和推動公共衛生工作,其清單卻出現「跨種族」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字眼。另外 Mastercard_BlockList2_Dec2020 就是萬事達卡,該機構長期與聯合國難民組織合作,然而其清單上除了有「戀童癖」和「希特拉」外,還有「難民」。萬事達卡回應指,製作關鍵字清單是常見做法,以保護品牌形象,但就拒絕透露清單內容。
愛丁堡大學傳理學家 Kate Wright 表示,這些封鎖清單令專責人道危機的新聞機構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數碼廣告顧問 Claire Atkin 亦批評有關做法正危害民主發展。2020 年一份研究指出,英國、美國、日本和澳洲的媒體機構,一年之間因為「過度封鎖」(over-blocking)而損失 32 億美元的廣告收入。對於廣告商而言,封鎖清單也未必對業務有利,避開質素較高的新聞網後,有商家發現自己的廣告更常出現在一些奇怪的網站上。
建立封鎖清單,原意其實是好的,例如 2017 年一份報告指出,數碼廣告為恐怖主義頻道提供收入來源,自此之後,有關做法才愈來愈普及。這些清單也可以避免資源錯付,譬如無國界醫生(MSF)就把英文簡稱相同的電子遊戲 Marvel Strike Force 加入封鎖清單,避免自己的廣告經常在遊戲網站出現。無國界醫生回應查詢時指,該機構內部的封鎖清單有數以千計關鍵詞,但團隊每年會檢閱四次,確保每個字都有實際用途,令廣告資源更能夠接觸到潛在捐贈者。
品牌安全顧問 Joe Barone 向The New Humanitarian 表示,廣告科技公司也明白封鎖清單是很笨拙的工具,未能解讀文章的語境,很多公司正研發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相關程式,以取代現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