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爭取獨立到爭取「一國一制」:波多黎各的故事

A+A-
2004 年 2 月 20 日,有波多黎各民眾乘時任美國副總統切尼在聖胡安出席共和黨籌款活動時示威,要求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份。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今年 11 月 3 日,美國轄下的自由邦波多黎各舉行公投,為當地前途表態。最終 52.3% 選民,即約 59 萬人,贊成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第 51 州,可是投票沒有憲法效力,主動權依然在美國國會。在上世紀前半葉,波多黎各曾經歷一場場浩瀚的反殖獨立運動,但不過數十年,獨立聲音不單已經衰落,爭取成為美國州份的聲音更加成為了主流。

波多黎各位於加勒比海,並非與美國本土接壤,兩地相隔古巴、多明尼加、巴哈馬等國家。1493 年,哥倫布在新大陸探險時發現了波多黎各,並宣佈當地是西班牙帝國的一部分。到了 19 世紀末,西班牙已成明日黃花,只剩下古巴和波多黎各兩個殖民地,獨立不久的美國取代其區域霸主的地位。1898 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正式接管古巴和波多黎各。

早在 19 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波多黎各已不斷有獨立抗爭。當地人民受到法國大革命和南美革命家玻利華(Simón Bolívar)啟發,掀起民族主義運動,人民多次起義,迫使西班牙在 1898 年下放自治權。可是放權不久,波多黎各就捲入美西戰爭,政權易手。波多黎各多年來與古巴命運相似,革命詩人洛拉(Lola Rodríguez de Tió)亦稱兩地為「一鳥兩翼」(two wings of the same bird)。

古巴成功爭取於 1902 年從美國獨立,不過就要犧牲財政和外交主權,也要租借關塔那摩灣予美軍作軍事基地。這又促成波多黎各新一波獨立運動,第一個提倡獨立的政黨「波多黎各聯合黨」(Union of Puerto Rico)於 1904 年成立。1914 年,波多黎各國會一致通過波多黎各獨立的動議,但被美國無視。在 1917 年,美國更授予波多黎各人國民身份,並委派總督。

往後,美國商人控制了波多黎各的基建和經濟,特別是糖業。1922 年,多個獨派組織合組成波多黎各民族主義黨(Nationalist Party of Puerto Rico),初時他們走和平路線,但被警察暴力鎮壓,繼而走向激進,在 1935 年一次衝突中,更有 4 名黨員喪生,他們則在翌年刺殺警長。1937 年,該黨在龐塞市(Ponce)發起遊行,卻被警方真槍鎮壓,導致 19 人死,200 多人傷。波多黎各一直持續動盪,1950 年,波多黎各民族主義黨更組織一次大型軍事起義,被美軍鎮壓下來。

2002 年 7 月,有大量市民到聖胡安街頭,慶祝成為美國聯邦一分子 50 週年紀念,其間有人舉起印有「100% 波多黎各人」圖案的旗幟。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顯然不願放棄管治權,知名社會科學家杭士基(Noam Chomsky)在學術期刊 Peace Review 撰文分析指,波多黎各是美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和出口平台,也是軍事和石油重地。1943 年美國更在當地建立了本土以外最大的陸上海軍基地「羅斯福路海軍基地」(Roosevelt Roads Naval Station)。1959 年,古巴共產革命後,波多黎各戰略價值更為關鍵,在 1965 年入侵多明尼加時,波多黎各就是重要的後援基地。

為此,美國在戰後大力推動波多黎各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政治上容許民選總督和國會修改憲法,以拉攏部分反對勢力。在經濟上,推出所謂的「靴帶行動」(Operation Bootstrap),賦予大量稅務豁免,例如美波貿易關稅,令美資湧入波多黎各,政府又提供資金興建廠房和工業園區,令波多黎各走向工業化,削弱一些支持波多黎各的獨派莊園,同時鼓勵波多黎各人到本土打工,1951 至 58 年間,每年平均有 4.5 萬波多黎各人移居美國。

波多黎各「人民民主黨」(Popular Democratic Party)是傾向維持原狀的自治派。他們受惠於美國援助政策,在 1949 到 69 年間,連續 20 年掌權,到今天依然是當地兩大政黨之一。可是,波多黎各變得愈來愈依賴美國,令到聯邦派的「新進步黨」(New Progressive Party)快速崛起,他們爭取正式加入美國聯邦,令波多黎各人享有投票權,以爭取更多福利。他們與人民民主黨輪流執政,到 2010 年代更壟斷當地政壇。

到 2017 年,昔日浩瀚的獨派勢力只剩下 15% 支持率。同時在冷戰結束後,波多黎各的戰略地位已大不如前,美國更於 2004 年關閉羅斯福路海軍基地。現時的波多黎各深陷債務危機,數字高達 1,290 億美元。2017 年,世紀颶風瑪莉亞吹襲當地,夷平多個市鎮,做成 64 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 900 億美元;加上波多黎各人以拉丁美裔為主,大多數人操西班牙語,面對複雜的經濟和種族問題,對於波多黎各人民加入美國聯邦的訴求,美國政壇或許就只會一直「拖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