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的美學:選秀節目數十年如一?

A+A-
全國廣播公司的選秀節目「全美一叮」(America’s Got Talent)自 2006 年開播,到現在已經來到 15 季。 圖片來源:America’s Got Talent/Facebook

香港某電視台的造星節目,再次成為港人熱話,令全城捲起一股選秀節目熱潮。選秀節目近年在南韓和中國十分火紅,在香港也有悠長歷史,梅艷芳和張國榮都是參加歌唱選秀節目出身。澳洲迪肯大學傳播學教授 David Marshall 就是研究明星文化的專家,他曾經提出一點有趣的觀察 —— 選秀節目是最重複的影視節目類型。

Marshall 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享他對選秀節目的觀察。他以荷里活動作電影的例子引入,指這些大型「爆谷片」(Blockbuster)有時會予人重複的感覺,但其實自 90 年代中,一些動作大片,例如「龍捲風暴」(Twister)已經嘗試引入互動遊戲元素,電影工業在改革創作方式,以面對數碼年代帶來的挑戰。Marshall 讚賞這些新生代電影,在大熒幕之下,整個娛樂體驗比起電玩遊戲更令人有親歷其境的感覺,成為古老媒介自我現代化的實例。

相比之下,電視工業的改革步伐顯得比較慢,而選秀節目一類的真人騷就引證了這一點。每一晚觀眾都看著選手之間互相較量,週復週,月復月,才得出最後結果,然後又緊接下一季。2001 年,英國獨立電視網就推出了「流行偶像」(Pop Idol)後,全球各地,遠至非洲、南美和阿拉伯地區,都衍生出「偶像系列」節目,其中「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更將會連開第 19 季。其他長壽選秀節目還有「一叮系列」(Got Talent)和「好聲音系列」(The Voice)等等。

1956 年,貓王皮禮士利在第一次出演「蘇利文秀」前,與主持蘇利文一起出席記者會。 圖片來源:Fotos International/Getty Images

Marshall 形容,這些節目浮華並充滿色彩,可是最終套路都和他童年時在加拿大觀看的才藝節目 Big Al’s Talent Showcase 很相似。他憶述,年輕藝人會上節目進行各式各樣的表演,變相自我宣傳,主持人總是帶點浮誇造作,像醉酒似的。在電視史的早期,這些才藝節目不可或缺,例如澳洲的「年輕才藝時間秀」(Young Talent Time)在 1971 年已首播。電視台會視才藝節目為噱頭,展現電視的「即時性」(liveness),以此與電影工業抗衡。

而電視工業誕生而來,就像更早期的電台一樣,十分依賴歌舞節目。例如 1948 年首播的「蘇利文秀」(Ed Sullivan Show)就捧紅了「貓王」皮禮士利、披頭四和滾石樂隊等傳奇音樂人,這些歌舞節目無疑影響了後來選秀節目的製作風格。到 1971 年,澳洲九號電視網開始播放歌舞節目「喂喂!星期六來了」(Hey Hey It’s Saturday)就特設環節「面紅」(Red Faces),邀請「素人」藝術家在評判面前表演較勁,是選秀節目始祖之一。

即使美學角度上,選秀節目無甚突破,但 Marshall 認同這些節目成功建立了一套媲美早年荷里活的追星體系,優勝者和電視台簽約,再出席很多衍生出來的節目,電視台則擁有極大話語權;另外,電視台又會邀請明星(部分是過往優勝者)做評判,提升參加者及評判自身的形像,令到造星機器不斷運作。然而,這些節目非常依賴參加者重新演繹大眾耳熟能詳的舊作,窒礙創新,而且選用作品大多來自歐美,而非本土作品,只是在幫一些前殖民大國鞏固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