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紀,生活與科技密不可分,科技更漸漸成為當代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重要元素。雖然科技與藝術看起來像互不相連的兩極,一個予人不帶情感的冷調,另一個則是帶有溫度的情感結晶。但人文與科學,兩者是割裂的嗎?
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舉辦的「藝術機器.過去/現在」展,探討藝術創作與機器之間長久以來的聯繫。展覽共展出 34 件由 25 位本地藝術家以機械裝置或電腦等機器創作而成的作品,冀望有系統地綜述媒體藝術的歷史,並將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放到歷史脈絡當中審視。
機械藝術初探
展館開首的展覽場上,印上了不同年代的機器藝術或與機械相關的畫作及影像,猶如回到過去,了解機械與藝術的發展之始。當中不斷重複播放著差利.卓別靈(Charlie Chaplin)於 1936 年自編自導的默片「摩登時代」,他所飾演的工廠工人在巨型齒輪中穿梭,經濟在工業帶動下急速發展,改變了生產模式及生活,卓別靈以幽默的手法,把人類與機械關係的反思拍成電影;另亦有費爾南.雷捷(Fernand Léger)於 1924 年的畫作印刷「機器元素」;Raoul Hausmann 於 1920 年的作品「塔特林在家中」(Tatlin at Home)則思考未來人類與機械連接後,人的部分有多少,人類的壽命等問題。
是次聯合策展人艾朗宏教授笑說,這猶如一個「歷史牆」,讓大家在進入展區前,對機器藝術有初步的了解,他表示資本主義是一個巨大的推手,令科技及機器有急速的發展,然而在生產及盈利背後,我們更要思考的,是機器在社會中的文化意義;藝術家又如何利用科技的協助,探討或對社會作出反諷?
四大展區 科技是藝術創作的伙伴?
是次展出的 34 件作品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動能雕塑及魯布.戈德堡機器、電腦圖像與動畫、電腦裝置藝術,以及聲音藝術;當中包括多個知名藝術家,如卡娜、鍾緯正、Daniel HOWE、曲淵澈、林妙玲、Tomás Laurenzo、梁志和、羅海德、王健明、黃炳培(又一山人)、楊嘉輝及葉旭耀等,嘗試展現媒體藝術在表達形式上的豐富可能性。
般哥展覽館總監范懿莎博士表示:「觀眾將可一窺城大創意媒體學院成員,與其他志同道合的香港藝術家,在結合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領域內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我們希望觀眾除了認識這些豐盛的藝術成果外,亦能夠從中獲得啟發,思考和欣賞科技在現代藝術中扮演的角色。人類源源不絕的創作欲望,將繼續促使更多新科技和技術的出現,是次展覽亦有助觀眾洞察藝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最令筆者感興趣的是科技與聲音、藝術的關連,如楊嘉輝作品 Possible Music #2 與愛丁堡大學「Next Generation Sound Synthesis」(NESS)合作,開發了一套模擬樂器聲音的軟件,讓歷史學家有機會聽到失傳樂器的聲音。這次藝術家利用 16 頻道聲音裝置,當中有 14 種不同的聲音循環播放,現時大多的聲音都是經過數據處理再傳入耳中,究竟你所聽的是甚麼聲音?
劉燦(Can Liu)與 Alvaro Cassinelli 的作品 Viva Voce,會收集參觀者們的對話,並加以數據分析,抽取當中的關鍵詞後在螢幕上顯示。他們表示這就像人類在聆聽對方說話時,也只會把重點記住一樣,總有散略及忘記的部分,然而哪些才是重要的內容?這些被抽出的內容,又會形成一個怎樣的影像?不過,作品暫時只能作英語分析,並不支援其他語言。
藝術、機器與科技的關係,或許如展覽的導言所說:「藝術品之所以為藝術品,不在於是人手抑或機器製作,而是創作背後的意圖。如果這些意圖能透過製作物料成功傳達出來,以及賦予作品獨特的意義,兩者之間能成功地貫徹始終,便是作品的價值所在。」
「藝術機器.過去/現在」展
日期:2020 年 11 月 24 日至 2021 年 2 月 21 日(逢星期一休館)
展覽時間:早上 11 時至晚上 7 時
地點:九龍塘達之路城大劉鳴煒學術樓 18 樓般哥展覽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展覽館將延遲重新開放直至另行通知。詳情或最新消息,請瀏覽展覽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