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 年,弄巧反拙的河內獎勵滅鼠行動

A+A-
1902 年,剛成為法屬印度支那首府的河內。 圖片來源:manhhai/flickr

香港政府日前宣佈,為每名本地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市民提供一筆過港幣 5,000 元津貼。專家認為,為取得 5,000 元津貼而染疫的說法不合邏輯。然而,過去就曾有類似的補貼或獎勵措施,演變成不當誘因(Perverse incentive)。1902 年,法國殖民者在河內發起一場鼓勵滅鼠的行動,不僅未能根除鼠患,反而成為養殖老鼠的誘因。

1897 年,保羅 · 杜美(Paul Doumer)抵達今天越南在內的法屬印度支那,出任總督。杜美上任後,著手於當地建設比照法國的現代化基礎設施,並計劃將河內改建成一座秩序井然、城市化、經整修的法國「文明」城市。改建河內的第一步,是引入下水道系統,消除污穢之物在城市「橫流」的景象。研究法國殖民史的美國歷史學家 Michael G. Vann 指,杜美為河內的法國人社區建設「更精細複雜」的下水道,而越南人社區的下水道則「純粹作排水用途」。

後者的下水道,僅將廢物直接排出至市內的還劍湖。加上每年雨季期間,排出的污水回流,導致河內三十六古街的社區充滿人類排泄物。同時,杜美政府在河內鋪設的約 14 公里下水道,無意中成為老鼠的地下安樂窩,可以在其中安心繁殖,毋須擔心其他獵食者威脅;需要食物時,便從四通八達的地底世界湧上地表。

1897 至 1902 年間出任法屬印度支那總督的杜美(Paul Doumer)。 圖片來源: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眼見老鼠不斷繁殖、充斥市面,當地出現腺鼠疫(bubonic plague)病例,杜美政府開始決心滅鼠。政府僱用越南勞工充當捕鼠者,在下水道追捕老鼠,每消滅一隻老鼠,即可獲相應報酬。1902 年 4 月最後一星期裡,即有 7,985 隻老鼠被殺,但這只是開始。5 月起,已具經驗的捕鼠者們每日可消滅超過 4,000 隻老鼠。至月底數字更為驚人,僅於 5 月 30 日,便有 15,041 隻老鼠被殺。6 月,每日滅鼠數字破萬;6 月 21 日更單日消滅 20,112 隻老鼠。

儘管從數字上來看,捕鼠者效率驚人。但 Vann 考察歷史,有更驚人發現 —— 滅鼠數字無法超過老鼠繁殖速度。Vann 指,政府決定實行另一項計劃:所有人都能狩獵老鼠,每隻老鼠價值 1 仙,只需要向市政當局交上一條老鼠尾作證明,免卻政府接收大量老鼠屍體。

河內當局此後不斷收到老鼠尾。推動全民滅鼠,理應有可能控制鼠患,但事實並非如此。河內市面開始出現掉尾的老鼠,人們情願截除老鼠尾巴,亦不願就此殺掉老鼠。因為斷尾的老鼠仍能繼續繁殖老鼠,讓捕鼠者能繼續「捕鼠尾」。反過來說,一旦全民動員根除鼠患,便意味無鼠可捕,人人「失業」。當時有報道指,有部分越南人從外國偷運老鼠至河內。最後,衛生檢查官員甚至在河內郊區的農村,發現有專門繁殖老鼠的養殖場。

出於滅鼠的良好意願,卻被人濫用。政府有見及此,決定結束獎賞政策。這次滅鼠事件,後果與英屬印度時代政府為消滅德里一帶的毒蛇而推出懸賞措施類似;後者更成為術語「眼鏡蛇效應」(Cobra effect),以形容在複雜環境中推出刺激措施,反而導致不良後果。Vann 則認為,河內滅鼠是一場反映現代傲慢的道德故事,人們應警惕的是:「自大的人制訂措施時,憑藉坐擁極大權力,無視一切真憑實據。」